发布时间:2024-11-16 11:33:22 来源: sp20241116
当地时间7月3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陈芋汐(后)/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当地时间7月3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邓雅文在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决赛中。 本报记者 陶相安摄
跳水:
女子双人十米台摘金
本报记者 孙龙飞
最终排名定格,中国队组合稳居第一。陈芋汐与全红婵紧紧相拥,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共同庆祝胜利。
当地时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在巴黎水上运动中心举行,陈芋汐/全红婵以总分359.10夺得冠军。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设置该项目至今,中国跳水队运动员从未让金牌旁落。
至此,参加奥运会比赛40年来,中国跳水队已收获50枚奥运金牌。“很荣幸作为中国跳水队的一员,和队友一起拿下这枚沉甸甸的金牌。”陈芋汐在接受本报记者提问时说。
东京奥运会上,陈芋汐搭档张家齐,摘得女子双人十米台冠军。彼时,14岁的全红婵是当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在女子十米台以3跳满分的出色发挥夺得冠军,“水花消失术”也成为人们对跳水运动员的赞美之词。
此次巴黎奥运会,18岁的陈芋汐和17岁的全红婵成熟了不少,在适应比赛节奏和调整心态方面更加游刃有余。不过,奥运会竞争激烈的氛围、对手实力的增长,让她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当金牌挂在脖颈上,梦想成真的那一刻,陈芋汐忍不住落泪了。
巴黎奥运周期,陈芋汐和全红婵成为中国跳水队新的双人项目搭档。从国际赛场到国内赛事,两人多次取得女子双人十米台冠军,并包揽单人项目金、银牌。强大的实力和稳定的发挥,让她们成为中国跳水队在十米台项目上的“双保险”。
然而,对跳台运动员来说,身体发育影响动作质量,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难关。东京奥运会后的两年内,全红婵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增了6公斤。为此,她努力加强体能和力量训练,训练早到晚走成为常态。
2021年,奥运五金得主陈若琳成为全红婵的主管教练。“即便天赋高,也需要不断努力提升竞技水平。”陈若琳对全红婵的要求很高,帮她反复打磨动作细节。
全红婵在训练中的一丝不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陈芋汐,随之而来的是训练“加码”。2023年福冈游泳世锦赛,陈芋汐在女子十米台项目上第三次夺冠,457.85的成绩比上一届高出40多分。
“搭档3年来,我们参加了各类比赛,克服了许多困难,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陈芋汐眼中,能和全红婵携手备赛、共同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是非常幸福的事。
陈芋汐和全红婵彼此陪伴、一起成长,是对手也是搭档,更是彼此运动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接下来,她们还将在单人项目中展开较量。
自由式小轮车:
首次参加奥运会即夺冠
本报记者 刘硕阳 陈晨曦
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后,邓雅文骑上高台、停下单车,向四周鞠躬。几分钟后,东京奥运会亚军、美国名将汉娜·罗伯茨出现失误,结束比赛。最终,18岁的中国姑娘邓雅文以92.60分获得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为中国队夺得了该项目首枚奥运金牌。
巴黎当地时间7月31日中午,协和广场人声鼎沸。小轮车选手们精彩的腾跃动作,引发观众频频喝彩。
对邓雅文来说,通往巴黎奥运会的路并非坦途。今年5月,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是通往巴黎奥运会的第一关,邓雅文“出师不利”,她在赛前热身时与澳大利亚选手相撞并受伤。虽然她最终获得第三名,但却位列队友孙思蓓、孙佳琪之后。布达佩斯站比赛之后,孙思蓓遗憾出局,邓雅文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在本届奥运会决赛赛场,孙佳琪出现失误,邓雅文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需要迅速调整状态,做好眼前的事情。我始终相信,压力也能变成动力。”邓雅文说。在烈日下屏气凝神,邓雅文做出了两套完美的动作。
“中国队近年来的进步令人惊叹。”汉娜·罗伯茨说,“而且选手们非常可爱,我喜欢和她们一起比赛。”
第一轮结束后,排名第一的邓雅文没有畏手畏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增加了难度更高的动作。“我需要高难度动作支撑我取得更好的成绩。”顺利完成动作的她收获了全场的欢呼。
“你们拥有非常优秀的小轮车手!她们的动作难度、完成度都很棒!”比赛结束,记者身旁的哥伦比亚同行赞不绝口。
这是自由式小轮车第二次进入奥运会。此前,中国队没有获得东京奥运会该项目参赛资格。在中国自由式小轮车队领队熊鑫看来,外籍教练丹尼尔·德斯带来了新的理念,对队员帮助很大。在备赛过程中,队伍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沟通交流,更充分了解小轮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也成为队员取得进步的原因。“她们克服各种伤病和困难,不断努力,终于站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熊鑫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1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