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0:33:40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社 拉萨11月8日电 题:学者共聚西藏建言中尼发展:加强多领域交流、建区域智库
中新社 记者 江飞波 赵朗
“西藏文化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多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与周边国家文化有相当多的共同元素,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近日在拉萨举办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培凤说,西藏自治区应建立起与南亚国家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机制。
2018年7月26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吉隆口岸,尼泊尔车辆排队等待通关。(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江飞波 摄该学术研讨会由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和中国新闻社举办,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主要议题,数十位学术机构、高校、智库学者就西藏参与“一带一路”提供意见、建议。
关培凤认为,尼泊尔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西藏的发展以及西藏与尼泊尔的互联互通持积极态度。她介绍,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曾发文提到,尼泊尔毗邻西藏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其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加深同东亚、中亚和欧洲等地的经济联系,并成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陆上沟通桥梁。借助“一带一路”,尼泊尔既可以改善自身的地缘政治处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关培凤称,前文的“多层次”是指在发挥政府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发动社会多方和广大民众的力量,更易为南亚国家人民所接受;“多领域”是指在宗教活动、旅游观光、学术交流、教育教学、对外援助、文化产品制作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不断拓展交流领域,创新交流方式。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亚波在作主旨演讲时称,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西藏在与其主要对象尼泊尔的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他说,中尼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推动中尼命运共同体建设,将为两国建设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也将使西藏受益。为此,须以“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支柱,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杨亚波建议,西藏要推动基础设施联通,打通交通堵点与断点,为维护供应链稳定注入“正能量”,协商解决影响互联互通的制度、政策、标准问题,降低人员、商品、资金跨境流动的成本和时间,通过发展跨境旅游、智库高校交流等持续巩固人文交流“心联通”。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藏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西藏大学尼泊尔和不丹研究中心负责人久毛措称,中尼友好交往历史拥有深厚基础,中尼共建“一带一路”是携手共进。
她对中尼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智库的合作与共建提出构想。她说,智库首先要有专业定位,能够系统、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创新政策主张,形成解决方案,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同时,智库的交流合作与能力建设是智库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久毛措说,解决全球问题需要本地和区域的解决方案,喜马拉雅区域的协同与发展,中国与南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尼区域智库的合作与共建理应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她认为,中尼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通过畅通机制,建立体制,建设和完善政策制度,搭建多种平台,采用多种形式,构建开放合作的现代区域智库体系,积极开展区域智库的合作与共建,可促进中国与南亚的协同发展,促进亚洲与世界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