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2:19:35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网 广州12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今天,我们可以从苏东坡身上学到的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家国情怀,是不畏权势、不媚世俗的士人风骨。”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宗桂以这句话来阐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人生哲学对于现代人的意义。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宗桂。邱子晋 摄“读懂广州,读懂荔湾”永庆坊大学堂——“苏东坡的人生哲学:兼谈现代人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宣讲活动近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李宗桂作为主讲嘉宾,向观众分享了他眼中的苏东坡。
当下,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或许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李宗桂讲到:“我觉得苏东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苏东坡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坎坷困顿的一生,但他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走向了精神王国的胜利的彼岸。”这正是苏东坡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所在。
李宗桂以“以儒为主,兼综佛道”来剖析苏东坡人生哲学是如何形成的。他从苏东坡少年时代讲起,“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少年苏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积极的入世精神。当年,20岁的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赶考,三人同中进士。在这场考试中,苏轼现场发挥的应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备受好评。“这篇文章展现出苏轼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积极有为,倡扬仁政。”李宗桂说。
因敢于冒犯天子威权、大胆上书批评新政,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然而,无尽无休的苦难并没有使苏轼厌倦人生、变得冷漠。无论处于怎样困苦的境地,他都能以儒家积极的态度认真地生活,以道家超越的态度平衡心灵,以释家的空寂安慰自己。这体现在他的诗文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现出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被贬至潮州,柳宗元被贬至柳州,所作之诗文多是凄苦哀怨之声。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及至被贬儋州,他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苏轼坚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不懂苏东坡。李宗桂认为,苏东坡的人生哲学是向前、向上、向善的哲学,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哲学,是穷独达兼、止于至善的哲学,是随缘自适、安时处顺、天人合一的哲学。从苏东坡的人生哲学里,当代人或许可以找到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价值和智慧支撑。(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