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11:52:57 来源: sp20241031
过去一年,对中国空手道尤其是女子项目而言,是举足轻重的一年。
杭州亚运会上,00后李巧巧以4场比赛未失1分的完美战绩夺得自己首枚亚运会金牌,同时也为中国空手道队赢得本届亚运会首金。夺冠后,她难掩泪水,身披国旗绕场跑了一圈又一圈。
两周后,同样收获了亚运会冠军的龚莉更上层楼,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夺得61公斤以下级金牌,让中国空手道在时隔13年后,终于又出现了一个世界冠军。
而2010年为中国队实现世锦赛金牌“零的突破”的名将李红,如今正是龚莉和李巧巧的教练。龚莉夺冠后,第一时间冲向她,“俺俩就相拥而泣”,汩汩而出的是两代中国空手道女将“从0到1”的突破与传承。
紧张分两种 我选张扬那种
1999年出生的龚莉,差一年迈入00后行列,但参赛经验、运动成绩和飒爽的性格,还是将她塑造成“年轻的老将”、让小选手敬畏的“师姐”。
受吴静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影响,龚莉从小学开始练习跆拳道。2016年8月,空手道成为东京奥运会新增项目,龚莉的命运就此改变,她被前来福州选材的北京体育大学教练选中进入空手道队,尽管“当时对空手道是什么都不了解”。
“有个师兄做了一个摔法,太帅了,是我想要的那种感觉。”近距离观看国家队实战训练后,龚莉在新的项目中找回了对抗的冲动。刚练了几个月,她就迎来运动生涯第一场全国锦标赛,而在此前多年的跆拳道经历中,她参加过最大的比赛就是省运会。在她看来,运动员紧张时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把自己缩回去,一种是把情绪放出来,“我是张扬的那种,越紧张我越兴奋”。
果决、敢拼、速度快,从在赛场上第一次亮相,长相甜美的龚莉就树立了和外形截然不同的反差感。而之前在跆拳道打下的基础,让她很快就能适应空手道的节奏,势如破竹。从2018年首登国际赛场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她就从没有奥运积分的“小透明”跃升为世界排名前三的实力选手。
龚莉对自己的进步并不意外,“只要给我平台和机会,我一下就能爆发”。可在李红看来,想让龚莉的爆发持续得更长久,情绪管理是必须解决的“硬伤”,“都说竞技体育残酷,空手道算是最残酷的项目,一局3分钟,胜负转念之间,没有试错的机会”。李红坦言,选手的临场心态,往往决定了她的行为是“勇”还是“莽”。
“你打我那么重,我要捶回去。”比赛丢分或者被重击,常常会点燃龚莉的情绪引线,她自己也晓得,情绪上头时进攻不是为了得分,“就是为了报复”。为了掐断这根引线,训练时,一旦发现龚莉有“上头”迹象,陪练队友就会主动给她30秒深呼吸,“让我从情绪里走出来”。
“今年以来,我沉稳了许多,如果东京奥运会有现在的心智的话,遗憾会少些。”东京奥运会龚莉摘铜,但领奖台上的她却满腹遗憾和不甘,“我没能把该有的状态发挥出来,像一口气没撒完就被堵住了”。她回忆,当年积分赛顺风顺水,抽签也尽如人意,“比赛前一天夜里,闭上眼就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眼前全是我要登上领奖台的画面”。结果,实力和运气确实让龚莉站上了奥运领奖台,但年轻的毛躁和轻敌让她被世界聚焦时完全笑不出来,“我太注重结果了,忽略了过程更重要”。
奥运会后,龚莉陷入伤病,2021年年底,她接受了髋关节手术,去年又在左手肘关节韧带撕裂的情况下,化身“单边战士”上场,用单臂完成所有对战,获得亚锦赛铜牌。鲜有人知,在亚运会和世锦赛的爆发之前,正是她的困境与低谷,但逐渐强大的内心已经能帮她应对万重山,“赛场上,你不是得到,就是学到,怎么看我们都不亏”。
连规则都不懂就上场了
“以前最多参加市级比赛,现在突然就全国赛了。”和龚莉一样,李巧巧运动生涯的第一次全国比赛也得益于选择空手道,可不同的是,她留下的不是“酣畅淋漓”的记忆,而是“稀里糊涂就输了,但输得挺兴奋”,毕竟“当时连比赛规则都不懂,我就上场了”。
2016年,因身高条件优异被选入浙江省空手道集训队之前,李巧巧与田径相伴近10年,“十七八岁才换项目,当时心里也打鼓”。一进队,她就感受到了跨项的艰辛,“一天4练,坚持了一周,我就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不练了”。李巧巧笑称,当时让她心生退意的不仅是骤增的训练量,更是和标枪完全不同的训练场景,“以前是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对面站个人,还随时要攻击你,我一害怕就本能地闭眼”。
很长一段时间,李巧巧都是一边观察队友一边默默进步。她记得第一次去北体大参与训练,龚莉正好脚踝受伤只能在场边做控腿训练,“她的腿居然可以一直弹,就像电视剧《旋风少女》里演的一样”。李巧巧毫不掩饰当年青涩的羡慕,那时的她很难想到,用不了几年,自己能以4场比赛获得21个有效得分、毫无失误和失分的完美成绩交出亚运会首秀的完美答卷。
一个跨项差异明显的选手要在短时间内成为后起之秀,在李红看来是“小概率事件”,但在李巧巧身上,算是“水到渠成”。除了在速度、反应、协调性、爆发力、技巧性等方面有田径打下的基础,李巧巧的身高让她在68公斤级的亚洲选手中颇具优势,“身体条件好、训练肯吃苦且愿意自己琢磨,遇到好的训练平台,拿到冠军也不是偶然”。李红透露,再特殊的情况,李巧巧在训练中都没有请过假,尤其备战亚运会,每场比赛衔接紧凑,必须在日常加大体能训练,才能保证连续作战。因此,李巧巧看似“轻松”的夺冠,更多是每天朝着目标全力以赴的“必然”。
夺冠后,有媒体问李巧巧如何适应刚转项时面对进攻不自觉地“闭眼”,她笑称:“多被‘揍’一‘揍’,慢慢就好了。”如今的她,依然怕疼,但已经有足够自信“零失分”,“我的身高在我这个级别是非常有优势的,平常在训练中跟教练探讨过,只要发挥出我的优势,跟对手控制好距离,他们就很难在我身上得分”。
三年拿到的世界冠军
2007年,为备战广州亚运会,又恰逢空手道有望进入伦敦奥运会,中国空手道国家队第一次组建,管健民担任主教练。1988年出生于武术世家的李红,在学习过武术和跆拳道后,成为国家空手道队第一批运动员,为她之后成为中国首位空手道世界冠军、大满贯得主埋下伏笔,“当年空手道项目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缺乏群众基础,只能从其他项目选拔人才,为他们提供最快捷、高效的平台,赶上了就是契机”。
我国发展空手道项目的迫切决心让龚莉和李巧巧迅速站上了全国赛场,而李红当年带着懵懂站上的却是世界赛场。“从0到1的阶段,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李红记得,当年对规则的了解,很多时候是从和裁判“拍桌子”学到的;比赛服的尺码非常随机,“穿起来怎么都不合适”,遇上会缩水的比赛服,头天刚洗完,第二天就穿不上,“我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起步走出去的”。
为了尽快了解空手道究竟是怎样的一项运动,李红等一批运动员得到了大量外训的机会。“先是日本,再是欧洲,从训练营到邀请赛,我们都积极参加,回来总结沉淀后慢慢形成了适合我们中国选手的训练体系。”李红透露,正是早期在博采众长中善于总结,“我们只用了3年就拿到世界冠军”。
14年前,在2010年贝尔格莱德空手道世锦赛上,李红获得女子50公斤级比赛金牌,实现了中国空手道在世界锦标赛金牌“零的突破”,随后她又取得亚运会、亚锦赛冠军,实现空手道项目重大赛事多个金牌零的突破,成为大满贯得主,开创了中国空手道界的新纪元。此后,她转型成为教练,帮助更多年轻选手完成“冠军的传承”。
对于空手道这样一个和奥运会“若即若离”的项目,李红坦言:“即便没有奥运会的光环,也不会影响空手道这一运动的世界性和我们选手水平与视野的世界性。”毕竟,在她看来,“如何让空手道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才是空手道人要从事一辈子的事业,“希望通过偶像的力量,把空手道的魅力传递下去”。
在去年出征世锦赛前,龚莉特意跑到北京体育大学“冠军之路”,找到李红当年留下的“冠军脚印”踩了上去“沾沾福气”,“结果真的拿冠军了”。龚莉话音刚落,李巧巧就表示,“等你的印上去,我去踩你俩的脚印,也把冠军‘踩’回来”。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