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违规电动车的同时要做好服务

发布时间:2024-11-26 07:40:18 来源: sp20241126

  崔文佳

  “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目前,距离新规正式落地已不足两个月,如何才能更好推进相关工作?

  从媒体调查来看,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有的做足宣传工作,以“入户+电话”等方式,逐车逐人登记,点对点宣传政策;有的做好服务细节,设置线上线下回收渠道,将整个流程压缩至10分钟之内;有的做细激励措施,制定分时阶梯的补贴政策,引入多家回收平台共同竞价;有的敦促党员带头,以实际行动给周边居民做示范……多措并举,成效显著。以西城区为例,截至10月19日,总淘汰进度已达84.35%。

  多部门携手,大力度推进,这般高度重视,就是为了更好守护广大市民的安全。应该看到,数量庞大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虽然解决了很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这种便利性某种程度是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一方面,很多车辆出自小作坊,质量堪忧,车主练两把就上路,一旦发生磕碰剐蹭容易导致司机受伤;另一方面,一些车辆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胡同巷陌等场景随意穿行,让其他交通参与者提心吊胆。据统计,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可以说,违规车辆早已偏离安全轨道,当下的重拳整治是对所有人负责。

  道理大家都懂,可真轮到清理自家车辆的时候,有人还是免不了不情不愿。在触及利益的治理工作上,往往是“村看村,户看户”,一旦一碗水端不平,出现了“特例”,影响实际效果不说,还会大大折损相关规定的严肃性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在过渡期内实现对违规车辆的清场。但也要承认,宣传了这么久,仍在观望的恐怕都是“硬茬儿”,攻坚克难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各地在互相取经优化治理的同时,还需要以新的“加法”回应市民的出行所需。比如,对老年人较多的街区增设一些小巴、中巴,试点通学定制公交线路,等等。

  便利又安全,这是广大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也是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追求方向。双方相向而行,才能一起为城市的交通安全加分。(北京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