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4:37:14 来源: sp2024112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9月13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一关系到全国所有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从明年1月1日起,各类用人单位的职工都将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无论是“60后”、还是刚刚工作的“00后”,都想知道,延迟退休怎么改?为什么这么改?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对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采访。
9月13日上午,《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次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在此时推出延迟退休改革呢?
70多年来,我国的人均寿命、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的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23年的78.6岁。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到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比21.1%。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做过预测,到2035年之前,预期寿命会达到80岁,或者预期寿命达到80岁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所以必须对未来即将到来的高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是劳动力人口规模持续下降,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下降,年均减少在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但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从1982年的8年,增加到2023年的11.1年,其中202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医生往往都要医学博士,30岁才工作,也是按照60岁就退休,对他来说是一种浪费,他也愿意多工作。因此劳动者多样化的需求,也是这次推进延迟退休政策改革的一个原因。”
贺丹:“虽然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下降,因为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地提高,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一代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已经平均往后延了6年。如果开发好利用好高素质人力资源,对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一些制度就必须要改,比如退休制度。”
总体看来,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突出,与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劳动力结构变化、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不匹配、不适应。经过十多年的筹划酝酿,我国将从明年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按照最新的改革方案,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也按每4个月延迟1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那么,应该怎么理解每4个月延迟1个月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亓涛:“举个例子,比如1965年1月、2月、3月、4月出生的男职工,如果不改革,可以在明年的1月、2月、3月、4月份退休,改革以后,他的退休年龄会相应延迟一个月,变成明年的2月、3月、4月、5月。1965年5月、6月、7月、8月这四个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以后退休的时间会延迟2个月,变成明年的7月、8月、9月、10月,这样他们的法定退休年龄就提高到60岁零2个月,以此类推。”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要遵循“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因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是所有人“齐步走”,而是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合其特点的节奏,逐步到位。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
董克用:“现在50岁就退休的女职工,改革步伐好像快一点,两个月就要推迟一个月,但实际上最终在三个法定退休年龄中还是最低的。这一点也是考虑比较细致的,女职工一方面要去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家庭的负担,也是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
这次的改革方案不仅考虑了在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小步调整”的原则。
董克用:“通过15年的时间来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就很平稳,慢慢地走,这种调整幅度还是比较适中的,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安排和生活安排,因为每年调整得很少,慢慢地通过15年时间才提高,有的是3岁,最多的是5岁,大家可以很好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这次改革的第二项内容是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目前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达到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随着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相应做了调整,由原来的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
亓涛:“改革方案明确,一是设立5年的缓冲期,也就是说在2025年到2029年这五年期间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仍然是15年保持不变,以减少对临近退休职工的影响;二是采取渐进式提高的方式,2030年以后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也不是一下提高到20年,而是小步调整,每年提高6个月,方便职工提前做好参报安排。”
在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的同时,按照基本养老保险“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的设计原则,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随着缴费年限提高,个人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增加。
这次改革的第三项内容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职工,可自愿弹性提前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但弹性提前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
如何理解“自愿弹性提前退休”呢?以一位“80后”男职工为例,到他即将退休时,法定退休年龄是63岁。他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疑问:
问题一:如果“80后”男职工社保缴满了20年,可以申请在60岁之前比如58岁退休吗?
亓涛:“不可以。58岁退休,低于原来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男职工60周岁,这种情况是不能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基本养老金的。”
问题二:这位“80后”男职工60岁之前肯定不能退,那么到了60岁或者61岁时,他想退休,用人单位可以阻拦吗?
亓涛:“不可以。这个时候他仍然可以选择最早在60岁退休,用人单位应该尊重职工个人的意愿。”
问题三:如果“80后”男职工61岁退休,他领取的养老金跟63岁退休领取比会有什么损失吗?
亓涛:“如果他选择61岁退休,缴费年限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这是一个前提,仍然会按照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进行计发,不会做额外扣减,当然和62岁、63岁退休比起来,养老金水平会少一些。”
除了“自愿选择弹性提前”以外,“弹性退休”还给出了“往后弹”这一选择。职工在达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还可选择弹性延迟退休,职工继续在所在单位工作,最长不超过3年。
董克用:“自愿弹性是这次改革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比如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愿意提前一点,到了62我就想退了,不想等到63了,你不用征得别人同意,你有这个权利。但是我到了63了,还想延3年,这个时候就得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了,通过协商形式来决定弹性来实现。”
延迟退休改革实施之后,退休时间不再是个固定的时间点,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区间范围。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退休方案。想早一些退休的职工,在满足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等条件下,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工作的低龄老年人,也不用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可以选择继续工作。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兵突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协调推进。对于与原来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对于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也需要相应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此,改革方案还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青年人就业创业,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开发,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激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大龄劳动者就业。
董克用:“比如一个特殊人群,接近退休年龄的,50来岁,企业有责任从他进入这个企业就开始一边使用、一边投资,要对他投资、给予培养,要让他的技能跟上企业发展速度。”
总体看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董克用:“人力资源投入比较多的人,他们更愿意延迟,鼓励年轻一代,更多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为看到了未来可以多工作。而养老金制度又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是有利的,也就更好鼓励大家去从事人力资本投资。”
贺丹:“延退方案也可以说为了适应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各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长期合法权益的一项战略性重大改革措施,对于积极应对老龄化,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全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了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大家可以在小程序上输入自己的出生年月等情况,就能查询自己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是件大事,与每一位劳动者息息相关,也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改革方案落地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在促进就业、规范招聘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全年龄段的劳动者都在劳动中得到保护、找到价值。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