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类型的IP受舞台剧青睐?

发布时间:2024-12-21 11:57:00 来源: sp20241221

  经过打磨与二度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五月再度上演,为今年的五一假期献上最燃情的精神力量。而在五月的北京舞台与演艺新空间里,多部由各类小说、影视经典IP(编者注:泛指已成名文艺作品)改编而成的作品相继登台。近年来,在演出市场上由各类IP改编的舞台剧数量不断增长,并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追捧与喜爱。

  早在2013年,导演郭宝昌将电视剧《大宅门》搬上话剧舞台,由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刘深编剧,郭宝昌、李欣凌共同执导。这一年在上海,青年导演刘方祺改编并执导国内盗墓题材小说的领军之作《盗墓笔记》,当年在没有明星、不玩噱头的前提下,《盗墓笔记》靠“最高还原”的方式,分别在全国十五城巡演,创下了三千多万票房奇迹。在随后的两年里,《盗墓笔记II:怒海沉沙》《盗墓笔记III:云顶天宫》两部续作相继推出。2016年,借助《盗墓笔记》三部曲攒下的影响力,刘方祺带着“笔记”的原班人马再度将刘慈欣同名小说《三体》以中国科幻文学的视觉化呈现的方式搬上舞台。

  在此之后,IP改编之风开始席卷国内演出市场,也让IP改编舞台剧的题材变得更为丰富多样。IP改编不再拘泥于过往的网络小说、知名影视作品,更多经典文学作品也逐渐成为IP改编的发力点。同样,将舞台剧IP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驴得水》《夏洛特烦恼》《你好,疯子!》《无名之辈》等作品都是这一赛道里的佼佼者。新京报记者专访多位IP改编舞台剧的创作者,在他们看来,IP改编舞台剧并非近年来才有的新生事物,只是早期IP概念没有被发现与定义,但随着演出行业市场化的日益繁荣,IP改编这一概念才被越发得到重视,随即被提炼出来。“虽然有些IP改编舞台剧中的原IP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作为票房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所有IP进行舞台剧改编都能收获好的结果。”本期《大戏看北京》特刊专题,与创作者一起探讨IP改编舞台剧优势与挑战。

  新京报记者初步统计,五月除音乐剧《觉醒年代》外,还有改编自“天才捕手”同名真实故事,由青年导演张肖执导的原创本土全景沉浸互动剧场《大真探赵赶鹅2》,改编自著名作家李碧华同名小说,由萧敬腾、张泽等演员主演的原创音乐剧《胭脂扣》,根据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白举纲、刘令飞领衔主演的音乐剧《人间失格》,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大宅门》等多部IP改编舞台剧作品。而在未来三个月内,北京舞台还将上演多部此类作品,包括现象级爆款电影官方授权改编的同名音乐剧《消失的她》,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根据作家冯唐畅销小说《北京,北京》改编的话剧《春风十里不如你》,改编自同名热门电影《唐人街探案1》剧场版,根据沈从文同名原著小说改编的环境式音乐话剧《边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伦敦西区原版话剧《无人生还》,改编自芥川龙之介同名小说《罗生门》。

  IP改编作品的类型众多,市场上反馈热烈的类型具体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改编会有哪些难点?新京报记者对此做了梳理。

  小说类

  需在文学中提炼“戏剧性”

  2024年3月30日晚,上海美琪大戏院里座无虚席,当舞台剧《繁花》第一季迎来百场纪念演出,原著小说作者金宇澄也在台下见证了《繁花》百场之夜。随着年初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热播,上海这座城市也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繁花热”掀起了一阵文旅热潮,这也助力了舞台剧《繁花》在观众心中的热度持续升温。

  舞台剧《繁花》由马俊丰执导,特邀《蒋公的面子》编剧、南京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温方伊担纲编剧,一众上海籍演员主演。第一、二季作品分别于2018年、2021年完成首演,被称为“嘈嘈切切的弄堂史诗,层层叠叠的烟火传奇”。

  金宇澄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文学和戏剧不同,因为其本身能给出的戏剧性不多,也就特别难改编。“我记得王家卫导演跟我讲,你这个小说没有任何影视倾向。温方伊改编的时候,我也是乐观其成的心情。尤其是我也很好奇,一个50后的老头子的东西,居然被80后、90后的团队改编,他们能够在这样一个老家伙的文字里面找到他们的动力,让《繁花》作为戏剧的一种新的状态,我也觉得这个小说特别有生命力。”

  据了解,此次在美琪大戏院举行的《繁花》百场·第一季,早在1月8日,开票28分钟票房即破100万元、3小时票房过200万元、八场演出后再加两场,第一季纪念演出自此也创造了“票房神话”。而随着《繁花》第二季在上海大剧院收官,从2018年至今《繁花》第一、二季累计演出场次已达112场。按照计划,《繁花》第三季将于2024年下半年进行剧本孵化、开展演员遴选,2025年首演。早在项目之初,《繁花》便定下“舞台连续剧”的创作概念,以三季的体量完成小说的舞台演绎。导演马俊丰认为,连演是《繁花》最合适的打开方式,“第三季诞生后,观众一天之内看完三季,便可参与一场真正的《繁花》盛宴。”

  在距离上海不远的南京,由王婷婷导演、改编自蔡崇达同名非虚构散文集的诗意现实主义话剧《皮囊》2024年全国巡演(上半年)在南京保利大剧院收官,本轮巡演共走过十座城市,自首演以来该剧已演出四十场。与《繁花》所展现的上海九十年代的地域美学相类似,《皮囊》也是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作品,作者蔡崇达将他的家乡福建省泉州市的渔业小镇东石,以及亲人、玩伴与他在那里的成长历程,凝结成了《皮囊》中的14篇散文。

  2022年,《皮囊》被首次改编成同名话剧,从文字与想象中出发,以戏剧的形式重塑故乡小镇,直面成长命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剧制作人周丹介绍,《皮囊》从小说改编话剧的难点在于,原著的14篇散文大部分之间缺乏较强的情节关联,戏剧性也相对较弱。几经考量,编剧最终选择了其中引发较多共鸣的“盖房子”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并通过这一核心事件串联起原著中的诸多人物,以核心家庭的人物为主,外围亲戚邻居、玩伴为辅,塑造群像感。《皮囊》在北京演出后,有观众认为,话剧《皮囊》很好地把握了原著的理念,甚至根据这些理念去创作新的内容来丰满情节,并在其中融入原著中诸多人生体悟的句子,这一切促使最终的舞台呈现有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质感。

  除上述两部作品外,近年来由各类小说IP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数不胜数,比较为人熟知的,如北京鼓楼西戏剧制作的“刘震云舞台三部曲”《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一日三秋》;陕西人艺改编自陕西本土作家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巨著《白鹿原》《主角》《平凡的世界》;梁晓声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话剧《人世间》等。各类改编自悬疑剧作家东野圭吾同名小说的舞台剧有《回廊亭杀人事件》《解忧杂货铺》,音乐剧《白夜行》《信》《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等。

  影视类

  高人气基础上精细化舞台

  2001年,电视剧《大宅门》在央视首登荧屏,一举创下收视率神话,成为国民级大剧。这段深宅大院里的往事,已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十二年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刘深编剧,郭宝昌、李欣凌共同执导,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的话剧版《大宅门》诞生,将七十多集的电视剧《大宅门》浓缩成160分钟的话剧。当年剧中集结了国家话剧院演员刘威、朱媛媛、雷恪生、刘佩琦以及特邀演员斯琴高娃担任主角。同时,还创造了“戏未排完,票先售罄”的奇迹。2006年,该剧进行了首次复排,此时复排导演已由白皓天、李任担任。在话剧《大宅门》诞生的十余年里,该剧巡演以北京为起点,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无论走到哪里,均一票难求,早已成为中国戏剧现象级的名剧。而随着2023年郭宝昌的离世,《大宅门》无论在荧幕间还是舞台之上,已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经典。

  另一边,2017年至2020年,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紫金陈的“悬疑三部曲”——《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原著名《坏小孩》)《沉默的真相》先后被改编成网剧,三部作品均凭借内容口碑和一路走高的剧集热度成为了年度爆款,这些IP改编剧的成功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重点关注,大家迫切寻找下一个能再次掀起讨论热潮的悬疑IP作品,而在音乐剧领域,随着这些作品的爆火,创作者正在等待时机蓄势待发。

  2021年,在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推出一年后,由紫金陈授权华语原创音乐剧品牌——缪时客音乐剧,将同名音乐剧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改编后接连公演,此后两部音乐剧轮番在全国巡演,截至目前演出场次均超过200场。借助IP改编的市场反馈优势,2023年,缪时客再度连续推出《猎罪图鉴》《嫌疑人X的献身》由网剧改编而来的音乐剧作品,仅仅一年时间,《猎罪图鉴》已完成百场演出。除音乐剧外,2023年,鼓楼西戏剧也将《坏小孩》搬上话剧舞台,让《隐秘的角落》热播三年后,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了作品的生命力,呈现出一部不同于小说原著以及网剧和音乐剧改编的全新舞台剧作品。

  而近期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IP改编作品则是音乐剧《觉醒年代》。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部主旋律、重大题材影视作品《觉醒年代》掀起一股收视热潮。借助超人气的口碑,与该作品在年轻观众心中打下的坚实基础,2023年,这部现象级影视IP以43集电视剧原版作为底本被改编成音乐剧,以舞台为呈现载体,再塑经典。

  音乐剧《觉醒年代》在保留电视剧版鲜活的人物刻画、浪漫的叙事语言同时,将三十余首原创音乐贯穿始终,在演出50余场后,2024年为了舞台呈现得更精益求精,主创团队对演出进行了深度打磨与提升,对内容、音乐、舞美进行了全面升级。舞美上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结合多变的舞台场景切换,生动再现了革命先驱者们冲破黑暗、寻路光明的坚定意志,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观众表示,因为电视剧大火所以专门来看音乐剧,由于内容呈现形式的不同,他们觉得音乐剧版比电视剧版距离观众更近,剧中角色的表演就在眼前,显得很亲切。

  而除上述作品外,近几年通过知名电影改编的舞台剧作品还有——根据奉俊昊导演同名韩国电影改编的舞台剧《寄生虫》,以及根据日本作家山田宗树代表作、中岛哲导演的同名电影改编的话剧《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

  动漫及其他类

  作品打开新消费场景

  除以上由小说与影视IP改编而来的作品外,还有一大批由游戏IP转化而来的舞台作品在市场上反馈热烈,它们正在与年轻观众发生着奇特的化学反应。此类IP的改编,早在2015年便有先例,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便是改编自国产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的同名舞台剧。在数字IP文化盛行的今天,年轻观众在这一领域有了更多新选择,2023年由保利演艺和王者荣耀联手打造的《摘星辰》,便是对数字IP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一次探索。

  游戏与动漫密不可分。今年5月初,一部改编自现象级同名国漫IP的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在广州大剧院上演。该剧以粤语为线,醒狮为题,二者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在音乐剧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可以说,近些年IP开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它们从各种各样的内容与形式中走出来,被改编成舞台剧,走进观众视野。去年十月,改编自知名播客节目“故事FM”中三则真实爱情故事的环境式音乐故事剧场《真爱酒馆》,在北京大麦新空间驻演,这部作品承载了大麦“当然有戏”厂牌在内容创作和新空间运营上的诸多创新尝试,同时将戏剧内容和更多消费场景相结合,实现了新空间的高效运营。

  而今年上半年在年轻观众中人气颇高的全景沉浸式戏剧《大真探赵赶鹅2》,在北京开启了驻场演出。这部作品改编自“天才捕手”同名真实故事《大真探赵赶鹅》,创作者从原著小说中的真实案件取材,提出全景沉浸新概念。去年3月,《大真探赵赶鹅1》一经推出即成爆款,该剧在北京驻演四个月取得人气、票房双丰收。时隔一年后,《大真探赵赶鹅2》集结了原班金牌主创,进一步丰富了剧情和角色设定,融合探案、悬疑、喜剧、京味儿等多种元素,带领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职业剧的魅力。凭借此剧,制作人周丹、赵海春,也首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在2024年新设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奖。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 专题策划/田偲妮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