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报国 英雄回家——写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

发布时间:2024-11-14 16:17:03 来源: sp20241114

  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电 题:丹心报国 英雄回家——写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

  新华社记者

  11月23日11时32分许,一架搭载着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10年从韩国迎回10批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并为其中10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忠魂归故土,浩气存天地。祖国从未忘记,人民永远铭记!

  11月23日,空军两架歼-20飞机为护送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护航。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山河无恙,迎接英雄

  当搭载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机长路中华对着话筒开始舱内广播:今天,回到家了,让英雄们好好看看我们美丽而和平的祖国!

  机舱尾部悬挂着横幅“我们接您回家”。

  专机降落后,两架护航的歼-20战斗机以超低空通场飞行的方式,向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停机坪上庄严肃穆,50多名礼兵和持枪卫兵挺拔肃立,专机缓缓穿过代表着最高礼遇的“水门”,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

  12时10分许,礼兵手捧烈士棺椁缓缓走下专机。这一刻,英雄们的灵柩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抬棺椁!”伴着军号手吹响婉转低回的《思念曲》,礼兵护送着25位志愿军烈士的灵柩,轻轻地摆放到军车上。仪式结束后,在45辆警用摩托车的护送下,车队送归国的英雄前往30公里外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当天,沈阳气温骤降,天空飘起了雪花。众多市民冒着严寒,站立在道路两旁,静静地等候着车队的到来。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战士蒋健元今年首次承担引导车队行进的任务。“看着道路两旁手持国旗等待的人群,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这一刻,自己深深理解了,为什么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下沉式纪念广场中央,寓意英雄如山、祈愿和平的主题雕塑静静矗立;长逾百米的英名墙上,镌刻着19万多个抗美援朝烈士的英名。

  24日上午,这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将在此安葬。

  11月23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上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以国之名,铭记英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多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多名中华好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从2014年至2023年,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这些烈士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牺牲,并葬在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以南。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双方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每年进行一次常态化交接。

  为了迎接长眠他乡的英雄回家,国家每一次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当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两架战机腾空而起,伴飞护航,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每年英雄归来前夕,沈阳市主要街道的室外大屏、楼体亮化设施及出租车顶电子屏上,都会滚动播放“英雄回家”“缅怀英烈”等字样……点点红色照亮了整座城,也照亮着英雄的回家路。

  志愿军烈士张荣祥的弟弟张荣恩曾多次到陵园,迎接英雄们回家。“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哥哥一样。”95岁的张荣恩说,“每次来陵园,我都要在英名墙上擦擦哥哥的名字,告诉他,你的战友回来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自2014年起,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战士张国瀛已经连续10次执行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任务。

  “当我把志愿军烈士的棺椁抱在怀里时,感到像山一样重。”张国瀛说,“我一下子想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想到了志愿军‘冰雕连’的故事。”说到这里,他眼圈发红,“我不知道烈士的名字,但他牺牲时也许和我一样年轻。”

  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与亲属“相认”,既是烈士家人的心愿,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随前9批烈士回国的9200余件遗物中,除了锈迹斑斑的钢笔、印有“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字样的搪瓷杯,还有多枚清晰可辨的印章,上面分别刻有烈士的名字。

  2019年起,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启动帮助烈士寻找亲人活动。目前,已为10名烈士成功找到了亲人。

  烈士展志忠是2020年第七批归国的在韩志愿军烈士之一。2021年,通过DNA比对找到了他的儿子展超明。

  “我太幸运了,盼望父亲几十年,终于找到了。”80岁的展超明老泪纵横,“国家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希望越来越多的烈士能找到亲人。”

  11月23日,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英雄不朽,精神永续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厅内,有几个特殊的展箱,里面存放的是跟随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一起回国的遗物。一枚名章、一粒纽扣、一面失去光泽的小圆镜,这是志愿军烈士许玉忠留在战场上的全部遗物。今天的人们无法知道他生命最后一刻发生了什么,但透过遗物,却能穿越时空,感知英雄的力量。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吴涛说,一件遗物的背后是一缕忠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志愿军将士无惧生死,血战到底,因为他们身后,是自己深爱的祖国、家乡和亲人。

  对于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国人民从未忘记。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近期日均参观人数过万;“致敬最可爱的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更多的人们在网上留言,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对和平的珍重。

  “志愿军将士总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称号。” 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静媛说。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感召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奋勇前进。” 前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献花祭扫的大学生张帆说。

  “00后”的李青泽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他说:“烈士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切,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我要努力讲好烈士们的故事,让人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记者徐扬、王炳坤、李晓明、赵洪南、丁非白)

(责编:苏缨翔、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