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有价值的人生(讲述·一辈子一件事(100期特别策划))

发布时间:2024-11-05 11:30:58 来源: sp20241105

  谢华安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胡海明摄

  程泰宁在了解工程进度。   陈 畅摄

  齐吉祥在参加科普活动。   受访者供图

  姚志诚在查阅资料。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郑惠连在坐诊。   袁儒青摄

  由“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稿件汇编而成的《一辈子一件事——平凡英雄的追梦故事》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自2019年1月开设“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以来,人民日报要闻6版用一篇篇用心用情采写编辑的人物报道,刻画了一个个“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鲜活人物。择一事、终一生,虽然从事行业不同,人生经历各异,但他们都用执着坚守凝聚不屈的奋斗力量,用辛勤付出书写深厚的家国情怀,用无悔选择展现鲜明的时代精神。

  今天,“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迎来第100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平凡岁月中感人至深的不平凡故事。本版约请各地记者重访5位曾经报道过的人物,听他们讲述依旧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致敬这些永不停歇的奋斗者、追梦人!

  ——编  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

  让“望天田”成为“粮满仓”

  “福香占”在这里种植适应吗?和其他品种相比施肥减少了吗?……前不久,带着这些问题,我回到了我的老家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在雁石镇厦中村的优质再生稻新品种“福香占”绿色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片进行实地测产验收。看着沉甸甸的成熟稻穗,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平均亩产531.83公斤,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从小在闽西长大的我,深知这里曾有很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种啥啥不成。经过久久为功的水土治理和良种选育,当初贫瘠的“望天田”,终于成为如今连片的“粮满仓”。

  产量上去了,解决粮食储存两三年后就品质下降的问题,是我这几年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我们培育了“福香占”耐储存水稻品种,省肥、抗病、高产,还能保证储存3年而不陈化。

  现在,我虽然80多岁了,但我还是很想继续以各种形式投入到工作中。去年,我参加了《开学第一课》的录制,给全国中小学生做些科普;今年6月,我受聘成为福建农林大学的全职教授。前些年,我就在福建农林大学先后指导过4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全职教授之后,我准备继续和师生们一道,深耕农业科研,瞄准科技前沿,推进种业创新。

  很多人跟我说,不要那么劳累,该歇歇了。但我觉得,正因为我这些年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思考,就更要珍惜和年轻人一起工作的机会,把经验传授给他们,鼓励年轻人更多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做好传帮带,农业科研才会生生不息。

  在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投入,集中多学科技术,培育多学科人才,朝着同一个目标创新合作,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愿望。

  (本报记者  刘晓宇采访整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程泰宁——

  设计更多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我今年88岁了,但还是不想停下来。去年,我又有新作品正式面世,就是去年9月通车运营的杭州西站。方中取圆的“站前云门”,状如云朵的“云端候车厅”,通透敞亮的“云谷站台”……“云”元素既体现了杭州“云上产业”发达的城市特点,也让这座车站更具文化辨识度。

  结束杭州西站项目后,我又投入到厦门会展中心的设计工作中。通过曲线、曲面元素的使用,把闽南大厝和白鹭等意象运用到这次的建筑设计中。目前,会议中心和体育场已经部分启用了,这个项目正逐渐向公众揭开面纱。

  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做建筑设计,而且想设计更多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建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文化学术体系,就是我去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年会上做的演讲主题。

  了解和学习外国建筑文化,是为了扩大我们的视野,进而在他者的角度上重新认识我们自己;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也不一定是照搬马头墙、坡屋顶等具象的文化符号,更多的是要体会中国建筑中的“韵”与“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比如,建筑本身、城市环境、人居需求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杭州西站建筑风格就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建筑学其实是许多学科的“晕染”,它既有自然科学的理性,又有人文学科的灵动。

  现在,我每年新招1到2名博士、4名硕士。我要求他们要选修哲学、艺术和美学。这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国建筑的神韵和风采。

  最近,我正带领团队开展“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建筑创新性发展战略研究”的相关工作,这是中国工程院邀请我主持的新课题,希望能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建筑理论体系,不断提升建筑设计的创新力。

  (本报记者  姚雪青采访整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齐吉祥——

  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观众

  我已经退休20多年了。虽然早就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我还想继续干下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不能停。

  退休之后,我的日程仍然排得满满当当,经常要忙到夜里12点才睡觉。其中花费精力最多的是普及北京中轴线知识。上世纪80年代,我就开设了“中轴线上看国情”的讲座,这几年又制作了较为系统的PPT,讲“中轴线上看北京”。我还计划从美学角度给中学生讲一讲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去年,相关单位组织了一场“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达人”比赛,吸引了1万多人参加。我作为评委,每天工作6小时,除了点评小选手们的讲解技巧,还纠正一些知识性差错,尤其是流传的一些杜撰内容,一定要摒弃,要把正确的知识传递给观众。

  去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总书记给国博的老专家回信,让我们备受鼓舞。在座谈会上,我作为老专家代表发了言。其实每次发言,我都想告诉大家这样一种理念:一个人要有责任和担当,一言一行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岗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值了。

  今年7月,我编写的《一词一世界》出版,并被相关部门列入暑假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这本书集纳了“锦绣”“琢磨”等50个词,从文物的角度讲解这些词的渊源和古今释义的变化。下一步我还准备做配套的录音讲解,要做成一本既能看又能听的文物故事书。

  今年,我还担任教育部统编教材编委,参与七年级《中国历史》和职业高中历史教材的修订,特别是结合考古发现,在文物插图方面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有句话叫“小车不倒只管推”,我就要一直“推”下去。

  (本报记者  施  芳采访整理)  

 

  中航工业沈飞集团高级工程师姚志诚——

  当好金属材料的“内科大夫”

  虽然已经退休30多年了,现在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还是坚持到单位去上班。大家有时会因为飞机研发上的事儿找我,也会有其他一些事,比如论文等,找到我,我都尽我所能地提供帮助。大家都叫我“姚老师”,每当听到这个称呼,我都很高兴,感觉很亲切。

  这几年,我帮助同事们解决了几十项科研项目中的技术问题,感觉很有成就感、很有价值。

  有一次,在复杂构件的残余应力测试课题中,课题组遇到了零件表面粗糙度不符合测试要求的问题。我之前就研究过这个问题,电解抛光可以去除表面缺陷,从而让零件达到要求,他们利用这个技术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还有一次,在失效分析典型组织及缺陷图谱收集时,一些新材料的组织结构显示不清晰,我给课题组推荐了一种测试方法,最终获得了清晰的图谱。

  回想过去几年,有几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感到很欣慰。一是我又翻译了两本外文著作,为金相失效分析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零件断裂现象丰富了理论依据。二是单位成立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我可以去工作室与大家交流技术,有时也给大家讲讲课,希望能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成才。三是我接受采访,出版了一本人物传记。在新书发布会上,我有幸和各界朋友见面,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岁月。

  今年,鉴于我的身体状况,我可能做不到天天上班。不去单位的日子里,我就准备一些要跟同事们分享的技术资料。年轻的时候,我只是一个粮店里的店员,是国家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成就了如今的我。航空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我要一直当好金属材料的“内科大夫”。

  (本报记者  刘洪超采访整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儿保科主任郑惠连——

  为儿童保健尽一份绵薄之力

  前一阵子的一天,我正在坐诊,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郑医生,您还记得我吗?”我抬头一看:“记得,当然记得!”

  这位女士年轻时就来找过我,当时我为她的孩子做了儿童保健;如今,她抱着小孙孙过来。看着她满脸的幸福,再看看活泼可爱的小家伙,我也感到无比欣慰——在儿童保健的岗位上奋斗一辈子,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每周,我都要抽两天时间到社区医院接诊、答疑,和年轻的父母沟通……我今年快97岁了,很多人劝我多休息,但我仍对这份工作有着深深的眷恋。

  儿童保健工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知识的普及,我发现,以前的家长一般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的问题,现在的家长则更关心孩子的智力水平、心理问题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等。

  不坐诊时,我经常会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孩子吃得不好怎么办”“小孩总是不好好睡觉”“感觉孩子不够自信,很胆怯”……为了帮助这些年轻的父母,我也在不停地学习。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是坚持从书本上、网上,不断汲取新知识;我还经常和年轻的大夫交流,从他们的工作经验中获得启发。

  我还为年轻的父母们办过讲座,为大家讲解孩子的早期行为、语言发育、饮食习惯、睡眠周期等知识,很多听众向我提出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都一一解答。在他们热切的眼神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在这份事业中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的儿童保健领域活跃着许多年轻的从业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今年,我依然坚持出诊,并且抽空去周边区县讲课。在那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儿童保健知识还不够普及,我想为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再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常碧罗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5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