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2:29:25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武汉11月8日电 题:“华创杯”获奖者曾承:参与创业大赛是幸运的事
作者 武一力
“回想创业之路,踩了不少‘坑’,也取得了许多收获,”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治趣”CEO曾承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初有幸参加‘华创杯’且获奖,是我创业期间比较幸运的一件事。”
11月1日,曾承正在办公室工作。吴淘淘 摄曾承2014年创立的“治趣”,是一款人工智能和医学教育相结合的医生临床思维培训互联网平台,主要提供“虚拟医生”和“虚拟病人”等产品,其产品覆盖全国100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创立“治趣”已是曾承的第四次创业。2006年,他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其间,他先后尝试在专利大数据分析、穿戴设备、室内定位领域创业,皆以失败告终。
曾承偶然间了解到,中国许多医学院校,培养一个“会看病”的医学生时间成本巨大,特别是如何让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转变,这是一大难点。他当即决定,研发一款能够智能、高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软件系统。2014年,“治趣”应运而生。
“这款软件以‘虚拟病人’为切入点,将病例数据录入计算机,根据不同治疗方案模拟出入体反应。在医学院校,学生为‘虚拟病人’看病的过程,就是‘临床思维’的训练过程,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曾承说。
本以为终于瞄准风口、抓准机遇,但曾承对融资和企业管理一窍不通,公司成立没多久,账户上的钱所剩无几,甚至不够给员工发工资。眼看公司又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朋友建议他参加创业大赛。
彼时恰逢第四届“华创杯”创业大赛报名阶段。曾承坦言,自己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带着“虚拟病人”项目参加大赛路演。新颖的“虚拟病人”概念让在场评委和投资人眼前一亮。经层层角逐,该项目获得二等奖,多家投资机构抛来橄榄枝,曾承成功拿到10万元创业奖金以及数千万元融资,“治趣”因此“起死回生”。
“‘华创杯’对创业者特别是初创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社会了解并逐渐接受了‘虚拟病人’这个概念,我们出去市场推广的时候再也不必‘陌拜’了。”他说。
曾承回忆,“华创杯”的成功为他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此后,曾承带领团队一边继续参加创业大赛,一边潜心研发产品。9年时间,公司由“婴儿”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拥有足够的造血能力。不再面临公司生死存亡的曾承,正积极开拓更大的国内外市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成功创业者,曾承毫不吝啬分享自己踩过的“坑”和积攒的经验。他常常建议学生和初创者,创业并非“纸上谈兵”,要抓住机会多参与包括“华创杯”在内的创业大赛,积累实战经验。同时,曾承希望创业大赛能完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与创业者“双向奔赴”。(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