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0:11:15 来源: sp20241109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综述:中非能源合作为非洲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新华社记者 蔡施浩
目前,化石燃料仍是非洲主要发电来源。近年来,非洲国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努力推动能源转型。
专家认为,中国在非洲能源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中方通过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和金融支持,助力非洲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改善电力基础设施。中非能源合作正逐步深入,为非洲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展现出广阔合作前景。
当前,非洲各国电力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非洲能源展望》报告,截至2021年,非洲有6亿人无法用上电,即43%的人口没有被电力网络覆盖,其中5.9亿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另据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非洲北部的电力覆盖情况较好,达98%;非洲东部、南部和西部的电力覆盖率在52%到56%之间;而非洲中部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用上电。
鉴于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趋势和化石能源使用对非洲环境的影响,非盟和超过40个非洲国家已制定能源转型目标。但非洲的电力生产转型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缺乏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技术人才短缺等。
投资方面,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2020年间,非洲仅获得全球能源投资的3%,其中只有0.5%的投资用于传输和配电网络。据报告援引的数据,要在2030年前实现非洲现代能源的全面普及,该地区每年需要250亿美元的投资。
这是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中企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
人才方面,许多国家在项目和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在新技术领域。人才短缺阻碍了新技术的引进和有效实施,延缓了能源转型进程,也增加了项目的整体风险和成本。
专家认为,在非洲能源转型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非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将继续深化,尤其是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
《2022年非洲能源展望》报告指出,非洲的太阳能装机容量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显著增长。
中国企业正通过互利合作,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这一增长。在肯尼亚,中企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加里萨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超过76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约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南非,中企承建的德阿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24.45万千瓦。
据《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介绍,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核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中国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非洲研究所负责人刘天南说,非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发展在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其他重要国际场合均被反复提及,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在绿色低碳产业技术方面的对非合作,为更多非洲国家提供进入清洁能源市场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满足非洲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还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责编:苏缨翔、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