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0:47:53 来源: sp20241128
跨越万里之遥,世界各地的展品登上了进博会的展区;跨越时差与国度,来自全球的展商观众集聚在黄浦江畔的“四叶草”里。展示、洽谈、采购、合作,第六届进博会现场热闹非凡。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并于今年全面恢复线下举办。中国正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盛会,践行着开放合作的坚定承诺。
有这样一组数据: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参加本届进博会;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企业展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创下新高;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均为历届之最……
开放合作的诚挚邀约,赢得一批连年参会的忠诚“粉丝”,也吸引了慕名而来的“新面孔”。有参展商感慨:“这样的展会全球独一无二,哪位同行不会心动?”还有人说,“来中国的旅途很长,但中国经济活力和市场磁力吸引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各个国家、各家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动能和增长点。进博会仿佛一扇窗口,人们在这里陈列、展示、牵手合作,也透过它看见趋势、看见未来。
这里,创新引领风尚。走进展区,会有机器狗和您一起巡展,AI下棋机器人发出对弈邀请;可以驾驶氢燃料电池汽车,体验“深睡小屋”的睡眠舱;还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一场沉浸式眼部验光,探究“口袋超声”的大功能……新鲜的体验应接不暇。今年进博会上,超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它们或解决当下用户“痛点”,或展现基础研究成果,或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勾勒出市场的商机与“向往的生活”。走过5年,“首发”“首展”“首秀”早已是参展企业标配,进博会成为创新创造的大舞台。许多参展商表示,他们不仅来展示,也是来学习观摩、感受脑力激荡、洞见行业趋势。
这里,开放创造机遇。贝宁菠萝、厄瓜多尔麒麟果、阿富汗坎大哈石榴,在进博展馆,这些特色物产首次与中国公众见面。小小水果,折射开放成果。近年来,百姓餐桌上的“洋水果”越来越多,而进博会正是它们抵达中国市场的第一站。巴拿马菠萝、多米尼加鳄梨、墨西哥香蕉等都曾由此走进中国千家万户。汇天下之物产,促商贸之流通,进博会上,商品、企业、资源汇聚,出口和进口、生产和消费、投资和招商的“双方”走近彼此,成就一桩桩“姻缘佳话”。前5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许多展商借此打开中国市场机遇大门。阿根廷亚太商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洛·科科感慨,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会举办国际性展会来推介和销售本国的产品,而“中国每年都在用心举办一个让全球供货商卖产品的展会”。
这里,合作传递动能。这6年进博会上,与世界500强企业“高精尖”展品同台亮相的,还有肯尼亚咖啡、赞比亚蜂蜜、叙利亚橄榄皂、阿富汗羊毛地毯等特色商品。作为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为不同国家提供机遇。在今年国家展中,69个国家里有16个是最不发达国家。通过进博会,孟加拉国的地毯、箩筐等黄麻手工艺品受到了中国消费者青睐。孟加拉国达达公司创始人萨夫说,进博会和中国市场让孟加拉国很多家庭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用对话合作取代零和博弈;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进博会上,越来越多的共识正在凝聚。不止一位参展商说:“进博会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订单,还有未来和希望。”
伴随着一次次投资洽谈、一场场合作邀约,更多人正在续写他们的进博故事。中国和世界,则以进博会为纽带,推动市场对接、产业相融、规则互鉴。顺着进博会倡导的方向看过去,市场跃动,未来可期。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李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