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0:13:53 来源: sp20241221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如何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只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工作者要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把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多和老百姓促膝谈心,才能听到纯朴的心声,为创作带来无限的灵感源泉和前进动力。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向生活要智慧,问土地要芬芳,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个伟大的时代和时代的英雄。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既要在作品中精心塑造艺术形象,又要在生活中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既要有高尚的人格操守,又要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做到德艺双修、德艺双馨。
(本报记者 苏 滨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需要以文化市场为依托,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把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大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创意、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现代产业要素,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全面应用于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释放科技和文化融合潜力,培育更多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把支持政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深化文化领域行政审批备案制度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打击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护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此外,要加大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梳理阐释力度,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
(本报记者 门杰伟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涉及面广,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等相关领域工作都需要专业人才支撑。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6833家,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充分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各领域人才现状,紧跟社会需求,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同时,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统筹考虑教师队伍建设、就业等问题。
加强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建议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增强课程系统性,更加广泛地吸收历史学、博物馆学、传播学、建筑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课程设置中更多地开展交叉学科的应用训练。同时,建设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科技应用试验周期长,需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
(本报记者 付明丽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舟山旅游集团普陀山旅行社总经理助理谢丽: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要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打造特色文化村镇、文化街区,举办特色文化节庆活动。
重视文化产品质量。注重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创新,支持原创文化作品的生产,如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戏剧等。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更多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加强对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文化旅游融合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5日 1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