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0:33:44 来源: sp20241201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在这段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文艺批评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这些标准一直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它们提取出来,加以丰富与具体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在新时代中国这一具体语境中的新发展,有必要深入学习。
历史的标准
历史的标准首先要求我们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事实,不歪曲历史。2014年,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的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负责任的文艺工作者们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接近历史真实,而不应该任意地歪曲历史、远离历史真相。尊重历史还意味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历史、把握历史。“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文艺在表现历史的同时,应该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除了尊重历史,历史的标准还要求文艺与文艺工作者正确地反映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文艺的引领作用,强调“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春江水暖鸭先知,文艺工作者生活在人民之中,以自己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感知力,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并将其形象地反映出来,从而担当真实地反映现实、引领时代的责任。“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有历史深度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的标准”有其时代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主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自信不够,二是历史虚无。中国有5000多年文明史,文化遗产丰富。但近代中国的发展的确曾出现滞后情况,加上自清末以来百余年对传统文化或明或暗的批判与反思,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确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历史虚无与缺乏文化自信有密切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求尊重历史、正确地对待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人民的标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所谓历史就是人民的历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推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与发展了这一传统,明确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他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文艺批评中坚持人民本位,必然要把“人民”放在批评标准的核心位置。
新时代文艺批评的“人民标准”,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之后,他又多次强调这一重要论断,并在总的要求之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如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题目下,习近平总书记又用“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小标题作了进一步详细阐述。通过这些阐述,他深入透彻地阐明了文艺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与品质等问题,为新时代的文艺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指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坚持文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而“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文艺作品只有立足人民,表达人民的要求与愿望、生活与精神,才能取得成功、传之久远。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还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人民从来都是文艺作品是否合格的最权威的评判者。人们常说文艺要经受住历史与时间的检验,这种检验的主体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经得起未来的检验,归根结底是经得起未来的人民的检验。因此,归根结底,人民才是文艺作品最终的评判者。
“人民标准”要求坚持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文艺扎根人民,首先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文艺工作者“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就是“身入”。“身入”的前提与关键是“心入”“情入”。要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只有做到了“三入”,文艺工作者才能真正地深入人民、熟悉人民、了解人民,创作出人民肯定、喜爱的文艺作品。
文艺扎根人民,其次需要文艺工作者具有提炼生活的能力。文艺工作者熟悉、了解了生活,但无法将生活中感人的人与事提炼出来形成形象,那么还是没有做到真正地扎根人民。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文艺工作者真正地扎根人民的努力程度。
艺术的标准
文艺作品要反映好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必然有其艺术和形式上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包括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但侧重点还是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在形式上精益求精,才可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艺术标准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强调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以及艺术标准,正是为了纠正商品社会存在的艺术向钱看、抄袭模仿、千篇一律、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粗制滥造、媚俗从众、脱离大众、脱离现实、不讲艺术质量等问题。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时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的雒树刚认为,“‘三精’指明了高度的艺术标准,传递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强调了艺术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三精”可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文艺批评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
思想精深更多谈的是内容。思想本身具有一定的形式,而思想又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精深的思想本身也有一个形式,这是一个艺术性的问题。能否把思想本身的形式组织好,同时将思想用最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绝不是思想本身能够解决的,必然要牵涉到艺术形式的问题。
艺术精湛既包括艺术形式、也包括艺术意境和艺术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作品的艺术性有着丰富的论述。他指出,经典作品“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他强调,要塑造典型,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现实,“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涉及面广。从对现实的表现到对典型的塑造,从人物塑造到语言修辞,外在的形式、内在的意境、丰满的生命,不仅涉及艺术精湛的具体要求,而且指出了达到艺术精湛的有效途径。
制作精良指对文艺作品物质形式的精益求精。艺术作品的物质形式对于艺术作品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质形式的质地是否优良、制作是否精美、与其承载的艺术形象是否协调,必然要影响到艺术作品本身的优劣。这在非语言类艺术类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而语言类的艺术作品对于物质形式的要求虽然低一些,但物质形式也不是无关紧要的。这些都说明了文艺作品的物质形式直接关系到文艺作品优秀与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作精良对于文艺精品的创造是十分重要的。
“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三精”文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长期积累。
美学的标准
美学的标准与艺术的标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区别。艺术的标准涉及的主要是艺术的形式方面,而美学的标准则不仅涉及形式,也涉及内容;艺术的标准侧重艺术的形式层面,美学的标准侧重艺术的精神层面。从现实性的角度看,艺术的标准针对的主要是艺术领域出现的“商业标准”替代“艺术标准”的现象,美学的标准针对的主要是文艺领域存在的“以丑为美”“以洋为尊”的现象。
美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划分为艺术美、社会美、精神美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批评的美学标准。
艺术美与艺术标准有一定的交集,但各有不同的侧重。艺术标准强调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强调作品形式的精致与完美。而作为美学标准之一的艺术美则更多地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完美着眼。英国批评家罗斯金说,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守财奴却不可以歌唱他失去的财宝。为什么?因为前一情感是美的,后一情感却是丑的,艺术表现的应该是美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艺术美牵涉到内容与形式、作品与创作者等多方面的关系。只有在这些方面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作,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境界,创造出美的成果。
社会美牵涉的范围很广。在社会领域,美与真、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真的、善的东西往往是美的,而美的东西也往往具有真与善的特点。这是因为社会美主要不是一种形式美,而是一种内容美,涉及具体的社会因素、具体的人与事,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美不可能光靠形式取胜,必须具有一定的内容,因此社会美就无法与真、善脱离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社会领域的真善美。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只有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到真善美、挖掘真善美、提取真善美,并将其写进文学作品,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
精神美指人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道德品质、情感取向、文明礼仪等主体方面因素所产生的美感。精神美是文学作品中美的重要来源、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对象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精神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最终都要落实到公民的主体意识上来。从这个角度上说,它也是精神美的重要内涵与重要来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美好心灵并将之表现到文艺作品中来,这是美学标准的必然要求。
美学的标准还包括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强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国文艺和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中华美学精神,有助于巩固与发扬中华文艺与中国人民大众的密切联系,促进与发展中华文艺与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审美追求与审美趣味,从而使中国文艺在世界文艺中处于领先地位。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一贯的方针,只有坚持这一方针,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艺才能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炎秋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