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丨唐人街)伦敦唐人街:浓缩华人社区变迁 赢得英国王室称赞

发布时间:2024-11-24 20:02:59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社 伦敦1月14日电 题:伦敦唐人街:浓缩华人社区变迁 赢得英国王室称赞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临近春节,刚过完70岁生日的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马不停蹄地忙着一项“重要工作”——龙年新春活动筹备事宜。

  从2002年起,伦敦华埠商会每年都要在唐人街附近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举办春节庆典活动。经过多年发展,这项活动已成为亚洲地区之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也是英国最重要的少数族裔多元文化活动之一,每次都会吸引数十万民众参加,规模最大的一次参与人数超过70万。

  邓柱廷是该活动的重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他告诉 中新社 记者,2023年伦敦春节庆典活动举办期间,英国首相苏纳克特地发来贺信,赞扬英国华人社区的卓著成就和为英国社会作出的贡献。

伦敦唐人街的大红灯笼,摄于2023年11月26日。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摄

  1975年,22岁的邓柱廷初到英国,第一站就是伦敦唐人街。自此,他再未离开。那时的他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是伦敦唐人街发展壮大的亲历者、见证者,并成为英国华人群体中的代表性人物。

  步入伦敦唐人街,气派的“中国太平牌楼”迎接世界游客,大红灯笼一排排高高挂起,瑞兽石狮子呈现“镇宅之姿”,古朴的凉亭寓意吉祥团圆,街边酒楼的橱窗前挂着油亮的广式烧鸭,商超里的中国货物品类丰富,“中国风”元素尽收眼底。

伦敦唐人街牌楼迎接国际游客,摄于2024年1月8日。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摄

  但唐人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模样。“追溯伦敦唐人街的变迁史,就犹如翻看一部英国华人奋斗史。”邓柱廷说。

  伦敦最早的华人聚居区位于城东的船厂区莱姆豪斯(Limehouse),自19世纪起赴英的华工就在那里生活。1914年,随着前来英国的华人越来越多,莱姆豪斯出现了专为华人水手服务的中国餐馆和商店。就这样,最早的华人社区在伦敦城东逐渐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伦敦实施猛烈轰炸,华人社区也受损严重,大批华人开始迁往伦敦西区。

  20世纪60年代,大批华人从香港移民到伦敦,其中不少都从事与餐饮相关的行业。精明的华人也从这一波移民潮中嗅到了发展旅游业的好机会,唐人街出现了许多为新移民服务的旅行社。

游客在伦敦唐人街中餐馆享用美食,摄于2024年1月8日。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摄

  邓柱廷初到唐人街时,这里才初步成型。“那时的唐人街比较昏暗,街道的卫生和治安状况也很差,被称为‘三不管地带’。”邓柱廷说。

  1978年,一众从香港新界来的移民成立“街坊会”,就是现在伦敦华埠商会的前身,唐人街的大部分商家都加入为会员。有了华人社团组织,华人更加团结。

  “经过数十年经营的唐人街,各方面都好起来。”邓柱廷说,1986年,戴安娜王妃访问唐人街,当时唐人街的侨领在社区中心接待,宾主相谈甚欢。这是英国王室成员第一次正式访问唐人街。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作为王储的时候曾三次访问唐人街,邓柱廷负责接待工作。邓柱廷回忆说,查尔斯游览唐人街,与商户打招呼,并与百余位华人代表交流。当时不少人建议改建唐人街,查尔斯立即回应表示支持,这也成为唐人街发展的重要节点。

  “英国王室很重视华人社会,称赞我们华人在英国勤奋、守法,并鼓励我们把伦敦唐人街打造成为世界最好的唐人街。”邓柱廷回忆说。

  如今,伦敦唐人街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活社区。在这个由爵禄街(Gerrard Street)、华都街(Wardour Street)、丽人街(Lisle Street)、麦高田街(Macclesfield Street)等数条街道组成的区域内,有近百家餐厅,数十家商店、酒吧和各类专业机构,为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地道的东亚服务。

  近几年,每逢春节期间,英国著名地标“伦敦眼”(The London Eye)都会换上呈现红色和金色主题的“中国新装”,过中国年。

  邓柱廷说,近年来,伦敦华埠在英国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伦敦华埠的繁荣不仅是华侨华人努力的结果,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瞩目与重视。

  “在英国人眼中,华人社群有三个‘最’:拿政府救助金的人最少、失业率最低、学生读书成绩最好。我相信华人群体在英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邓柱廷说。(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