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2:27:12 来源: sp20241221
壳丘头遗址群包括福建平潭岛的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距今7500年至3000年。福建沿海地区被认为是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我国台湾地区扩散的重要出发地。壳丘头遗址群的考古发现,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近期,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何谓南岛语族?
如今,人类的起源、演化、迁徙逐渐成为学术界乃至全人类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数百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直至遍布世界所有角落,在这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个生活在南太平洋诸多岛屿上、使用南岛语的庞大族群。他们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移民”。这段波澜壮阔的海上历史画卷,最初的征程必然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与风险,曾有学者以“风之路”描述这段旅途。这幅“风之路”拼图的完成,集合了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分子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南岛语族这一称谓,来自语言学的研究,即所有使用南岛语系的人群总称。早在18世纪初,西方学者发现“南岛”地带存在若干种语言,尽管这些语言不能直接相通,但其中某些词汇相同或高度近似,因此推测这些语言存在亲属关系,最终将其命名为“南岛语”。
南岛语系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系之一,分布在北至夏威夷群岛、中国台湾,南抵新西兰,西达西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东达东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这一广阔的范围内。现今,“南岛语族”一般按地域分为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等4支分群。研究显示,说南岛语的各族群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存在超越族群的文化共同体,于是“南岛语族”的概念被注入族群与文化的内涵。
在考古学研究的领域里,南岛语族的起源与传播不仅是我国海洋史前文明研究的重要议题,更是太平洋地区早期文明扩散、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证据,既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内陆向海洋扩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也为促进文明互鉴、实现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可能源自中国南部或者中国台湾地区,这一看法在20世纪前半期已初露端倪。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则显示,南岛语族的扩散具有多种路径,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是其中一处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重要地点。
找寻“风之路”的考古密钥
从考古学实证的角度来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等诸多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实施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联合上述区域的考古研究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因福建沿海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因素与台湾岛多处遗址存在紧密关联,因此福建被推测是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台湾扩散的重要出发地。在福建平潭岛壳丘头遗址群的重要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南岛语族早期祖先人群的面纱。
壳丘头遗址群沿平潭岛北部海岸山体东麓背风坡地连续分布,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多处遗址。自2017年以来,多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遗址群中的西营遗址,揭示了距今约7300到6500年的史前文明,是平潭岛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陶器,主要包括夹砂灰陶、黑陶和红陶等。这些陶器形态各异,其中包括圜底釜、钵等器物。这些陶器上装饰的绳纹、弦纹等图案,以及口沿内壁的多线刻划纹、贝齿印纹等,都说明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海洋相关。
壳丘头遗址主要发现了距今约6500到5000年的遗存。这里陶器的典型纹饰包括压印的贝齿形状、点状图案、刻划的平行条纹及雕孔等。同时,口沿上常见的短斜线或花状印记,也留下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东花丘遗址则是遗址群中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代表性遗址。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夹砂陶和以云雷纹为主要图案的印纹硬陶陶器。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平潭岛本地文化与来自闽江下游地区的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距今约4000到3200年的龟山遗址,延续了东花丘遗址的文化特征,同样表现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存的特点。这些发现为研究当时文化的性质和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除了文化特征,遗址所蕴含的空间分布信息,展示出史前沿海先民空间利用行为的变化。西营、祠堂后山遗址主要有贝壳堆、柱洞、灰坑等生活遗迹,呈现出相对较小的聚落形态,生活功能区域相对较为集中、紧凑。壳丘头遗址揭示了我国沿海地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其中柱洞、贝壳坑、石器加工场、火塘等遗迹构成了居住区,位于山坡后缘较高地势处;而山坡前缘则成为垃圾倾倒区。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分区清晰,已经发展为中型聚落。东花丘、龟山遗址,发现了台基、陶片密集堆积层、房址、踩踏活动面、使用火的痕迹、柱洞、灰坑等重要遗迹,发展为规模宏大、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功能分区包括大型台基、器物坑(堆)和密集陶片组成的仪式性区域,围绕仪式性区域形成的干栏式建筑组成的公共活动区,以及由公共区之外的建筑和贝壳堆积构成的生活区。这些都显示出在距今约4000到3200年前,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在社会组织形态、生存模式、手工业技术水平和精神世界表达方面,展现出了新的文明水平。
生业遗存的发现,展示了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兼具陆地和海洋特征。在各时期的遗址中,均发现了丰富的海陆生物资源。在遗址的贝壳堆积中,发现了多种贝类,其中以牡蛎数量最为丰富,其次为泥蚶、文蛤、青蛤等。此外,还发现了龟类、鸟类、水牛、鹿、海豚,以及各种鱼类等野生动物,反映了古人类以渔猎为生的经济活动。
在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背景下,这里的农业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西营、壳丘头遗址出土的植硅体水稻遗存,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陶片中也发现了稻、粟、黍等作物的痕迹。这些发现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岛屿很早就存在水稻种植行为。此外,残留物的研究还发现了稻谷、黍、粟、豆类等农作物的淀粉粒,揭示出各个时期海岛史前人群均有农业活动。植物考古研究表明,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到4600年间传入台湾地区,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扩散提供了新的证据。
此外,西营遗址出土的人骨和牙齿,属于至少4个以上的个体,人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300年前。初步研究显示,平潭岛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存在较为密切的遗传联系。
平潭岛系列考古发现,呈现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独特的海洋性与大陆性兼具的特征,这与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并向海洋扩散的逻辑特征相符。这一发现,为南岛语族向外扩散路径的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了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大陆起源。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重大考古发现,代表了南岛语族考古研究的新进展,有力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这一发现为深入探究早期南岛语族人群的特征、生计模式、迁徙规律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材料。
追溯“风之路”的当代意义
南岛语族的起源与传播,在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不仅仅是一项学术探索,更是中华文明海洋性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见证。它承载着海洋历史的丰富内涵,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提供了深刻启示。这一课题可以通过海洋视角,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和早期发展的宏伟历程,以及对周边地区的深远影响。
中华文明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而海洋文明又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进展,以及对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东南模式的可能性。这也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内陆文明向海洋迁徙的特征规律,从而进一步了解海洋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扩散历程。
南岛语族的分布范围与“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倡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谋而合。通过回顾南岛语族扩散的历史,我们可以从考古学的独特角度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文化底气。这不仅能够拉近南太平洋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也有助于构建国际文化经贸交流合作的平台,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柱和抓手。
(作者:周振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