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观察丨“软联通”:相融促共赢

发布时间:2024-11-17 06:27:24 来源: sp20241117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同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让更多国家、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内涵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而规则标准“软联通”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2023年11月5日,昵称为“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迎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诞生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博会,是世界上首个进口主题的国家级展会。2018年11月,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

中国一直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表达中国主张——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21年11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始终聚焦发展主题,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促进了地区融合发展和人民福祉。”

…………

△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制度上的突破带来贸易史上的创举。古老的亚欧大陆上,一张全新的贸易网络横空出世。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整合十五国贸易规则。RCEP红利逐步显现,“经认证的经营者”协议签署数量位居全球首位。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1个自贸协定,初步构建起立足周边、辐射共建“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今天,中国人餐桌上的东盟水果,从10年前的53种增加到73种,“一带一路”上瓜果飘香;中国新能源车加速驶入东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片区

提供多边合作新形式

“双方要以此为契机,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合力绘就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双方还要扩大减贫扶贫合作,让中乌互利合作更多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2022年9月13日,在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双方要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共建“一带一路”蕴含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兼济天下”情怀,努力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参与共建的各方。

△2020年9月24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棉农在使用中国滴灌技术的棉田里采摘新棉。

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企用丰富的工业生产经验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引进了中国的棉花品种。这些品种比我国品种产量更高、成熟更早。而且,我们的棉田属于盐碱地、低产地,但我们用中国滴灌技术和棉种在第一年就获得了好收成。”乌兹别克斯坦棉农激动地说。

在肯尼亚,中国科考人员入深山、进森林,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联合编研《肯尼亚植物志》,以31卷专著详细记载肯尼亚近7000个维管植物物种,填补东非地区植物资源研究空白。

△2021年6月25日,肯尼亚,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与肯尼亚农业专家、肯方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交流实验成果。

在蒙古国,中国专家针对当地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建立起不同的流沙固定与植被恢复示范区,用几十年积累的治沙经验和技术惠及当地。

如果说“硬联通”架起了“一带一路”的“筋骨”,那么“软联通”则为“一带一路”疏通了血脉。通过双边合作、多边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更多国家和企业深入参与,形成发展合力。

世界银行负责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业务的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克瓦表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边合作形式。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在推动人类进步和全球发展问题上,中国与各国坚定站在一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技术和资金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开创国际交往新范式

“主席好,我叫巴勃罗·科尔多瓦,是波托维耶霍市的地震幸存者。我要为中国给我们国家的援助向主席先生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您同厄瓜多尔人民在一起。”

2016年11月,在中国企业设计承建的厄瓜多尔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厅里,科尔多瓦见到了习近平主席。时至今日,科尔多瓦仍然清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习近平主席走过来握住我的手,询问我的受伤情况。听说并无大碍,他欣慰地点点头,又问了我现在的工作情况。”

厄瓜多尔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是2016年厄瓜多尔里氏7.8级强震的震后救援大本营,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信息化合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务实成果之一。

△厄瓜多尔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10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创了国际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携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4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老挝、柬埔寨、塞舌尔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

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等。

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余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企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资料照片)

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积极构建多层次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为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执笔丨宁黎黎 栾熙彦

视觉丨江雨航

(责编:杨雪楠、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