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0:01:43 来源: sp20241124
“长城4.3万多处资源点,正是我们的家底。”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哲而言,每一处资源点都有独特的魅力,它们共同构成了长城的“数据底座”,做好信息化并将之浓缩好,能让本不容易进入博物馆的长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6月7日下午,2024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青年论坛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北京市延庆区举行。众多长城文化学者、爱好者、传播者、践行者及传承人汇聚于此,共同探讨新时代长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
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琛说,他这10年一直在研究“万里长城永不老”,“新时代是数字长城的时代,我们希望在另一个空间里建立一个永远不倒的长城。”
李哲提到,数据是多功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在新阶段能把数据下沉到多么细腻的程度”。长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需要足够细化,也急需微观与宏观、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打通。李哲举例,比如长城某一个细小的问题要放到全线视野上看,看这一类的情况“究竟在哪里最严重,我们该把力量放在哪”。
“提到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只是在长城本体这一物质层面,还涉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带层面。”首都师范大学文化和遗产专业负责人、历史学院副教授王铭说。自2018年起,他开始长城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调研工作。他提到,可以将延庆区的“长城文化带”分为3类:一是长城地带上农耕游牧交融的文化;二是长城讲述中的民俗风情,如《八达岭长城传说》,八达岭长城的村、寨、城、关甚至石、泉等都有传说;三是长城村落中的特色技艺,如延庆区石峡村的石烹宴等。“要树立‘文化带’的概念意识,才能在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时有一个联系性、整体性的视角。”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建筑遗产博士刘昭祎撰写了很多有关长城的规划文本。“我经历了北京市的三本规划,能看出我们对长城的认知在不断拓展深化。”她感到,从关注长城本体到关注长城串联起来沿线各类自然文化资源,再到国家公园的层面,“我们已经对长城形成了有广度、也有深度的认知。这方面北京作出了很多先行先试的努力”。
让长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离不开对青少年的培养。北京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研究馆员、长城文化研究课题组成员范学新提到,当前,长城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存在着缺乏针对性、不够深入与系统等问题。他建议应面向不同年龄开发不同的长城科普读物、教材,并广泛开展长城文化进校区、进社区,发动青少年加入长城保护员、宣传员的队伍。此外,对于长城系列的研学活动应加强监管引导,“研学导师是否足够专业,长城知识讲得对不对、好不好、是否具有科学性等,都需要进一步落实监管”。
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孟宪利在论坛上带来了他多年收藏的“可移动的长城”,有长城相关的邮票、明信片、老照片、幻灯片、木版画等。在他看来,这些珍贵的纸片是讲好长城故事、传承好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年他带着它们“去到哪儿讲到哪儿”,“有图有真相,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长城”。
“我们相信,在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下,长城精神将风华永盛、历久弥新,继续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刘昭祎表示。(作者:胡宁 贾新阳)
(责编:方经纶、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