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万里为朋重相知——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前总理法比尤斯跨越六十年的“中国记忆”

发布时间:2024-11-16 13:37:16 来源: sp20241116

新华社巴黎1月28日电 高端访谈|万里为朋重相知——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前总理法比尤斯跨越六十年的“中国记忆”

新华社记者唐霁

1964年,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那一年,洛朗·法比尤斯18岁,还是一名学生。他当时的感受是:“戴高乐将军领导下的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这一决定极富胆略,也极为积极。”他不会想到,此后60年,他的命运和中法两国的发展紧密相连。

作为法国著名政治家,法比尤斯先后担任议员、部长、总理、外长、国民议会议长……2016年,他出任宪法委员会主席。宪法委员会是法国最高宪法权力机构,其使命是在法案被议会投票通过后、总统签署成为正式法律前,就法案的合宪性作出宪法裁决。“我一直积极推动法中关系发展。”法比尤斯说。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法比尤斯日前在位于巴黎的宪法委员会主席办公室里,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他幽默地说:“我被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年龄上,我不认为自己‘老’,但的确是‘朋友’。”

法比尤斯打开了记忆匣子,回忆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还不是政府官员,但那时我已对中国着迷了,在中国有一种与法国不同的文化氛围。后来,我进入政府工作,我曾陪同密特朗总统访华。我担任总理、外长、国民议会议长期间,有幸多次访华,也接待过很多来访的中国朋友。我作为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推动达成著名的《巴黎协定》,那是我们同中国等多方携手努力的成果。”

采访中,法比尤斯还忆起自己同记者14年前的“邂逅”。2010年夏,作为“诺曼底印象画派节”的重要活动,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的大教堂前,数千人高举彩色板,拼出了巨幅的法国画家莫奈名作《鲁昂大教堂·日光的效果》。记者巧遇活动组织者、时任诺曼底大区主席的法比尤斯。他戴着草帽,穿着T恤衫,在人群中接受记者采访。当时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法国诺曼底大区和中国天津之间的合作,说“我非常喜欢天津”。

14年后,法比尤斯再次谈起自己同天津以及南开大学的“情缘”。“当我还是地方议员时,我就非常重视和中国的关系。”“最佳途径就是让双方走到一起,进行交流,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双方在文化、经济和环境等领域合作。”

法比尤斯一直积极推动法中高校间的交流,他本人受聘为南开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首席教授,在新冠疫情前他几乎每年都坚持去南开大学给学生作讲座。他认为:“法中间的友谊不是抽象的,而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特别是从年轻人、老师的交流开始。”他还特意提到2016年他获授南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那天“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我清楚记得,当时有数千人参加这一仪式,教授们都穿着长袍。我一直保存着我的长袍和方帽。”

回顾法中共同走过的这60年,法比尤斯引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话说:“政客和政治家之间的区别在于,政客考虑的是下一次选举,而政治家考虑的则是下一代。”

在法比尤斯看来,60年前,“当时的法中两国领导人考虑的是下一代。我一直认为,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政治家应该着眼于长远”。

法比尤斯认为,作为相隔万里的两个大国,法中能够相知相交,有三个重要原因。“首先,法中两国都追求独立自主,这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其次,我们都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和平发展。我们不希望出现集团对抗。第三,法中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我们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两国对历史有着长远眼光。所有这一切意味着,虽然我们有时会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做法可能不一样,但法中两国都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重视两国的关系,发展两国的友谊。”

回望法中关系近十年的发展,法比尤斯指出,法中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丰厚,高层互访和各层级交流频繁紧密。但也必须看到,国际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了战争和地区冲突。

“以上这些新变化极具破坏性,但这恰恰需要法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在这个困难环境下,(为世界)指明什么是合理的发展道路,什么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什么是平衡的发展道路。同时牢记那些关键词:合作、多边主义、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法中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希望60周年纪念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整整一年,通过计划中的文化等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关系。”他说。

谈到未来,法比尤斯说:“我很乐观。这个充满危机的世界,必须有维护和平、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这是法中两国超越分歧、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参与记者:肖亚卓、高静)

(责编:于洋、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