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4 09:23:04 来源: sp20241214
张玉珍喂养岩羊。 受访者供图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脉横亘。远眺,山叠着山,峰连着峰;近观,云杉、圆柏、白桦密密匝匝,暖阳照耀下,腾起阵阵雾霭。大自然的磅礴伟力,将这里塑成山的海洋、云的故乡。祁连山不仅有举世闻名的美景,更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祁连山南麓,一股青年力量跃动其间。他们有的巡山护林,把家安在峡谷深处;有的救助野生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尽一份力;有的开展科普宣教,立志把祁连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近日,记者采访了3名扎根祁连山的年轻人,体会他们对生态保护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张生有
“巡山护林,守护家乡,再苦再累也值得”
跨沟壑、越险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创建)寺沟生态管护站管护员张生有健步如飞。突然,一群岩羊闯入视野,他从背包里取出被摩挲得泛黄的巡护监测记录表,认真地写下数字“14”“3”和“1”。
“为了节省记录时间,动物名称被简化成了数字。”张生有解释道,“‘14’代表岩羊,‘3’代表3只雄性,‘1’代表1只雌性。”
制定巡护监测记录规范的,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创建)管理局。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试点正式启幕。6年多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创建)先后设立了40个管护站。张生有今年24岁,是管护站年纪最小的管护员。
谈起做管护员的经历,张生有打开了话匣子。他的家乡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家后面的山坡上,长满了云杉、圆柏。小时候,因村民盖房、生火都需要木材,张生有曾目睹直径近30厘米的圆柏被成片成片地伐倒,“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还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地。”2020年,张生有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管护员,担起了守护家乡的重责。
做好管护员并不容易。几年来的风吹雨打让他练就了一双“铁脚板”,以及皲裂的双手、黝黑的面庞。“每个月巡山22天,每次行程十几公里,除了捡拾垃圾、协助科研,还得做好林业病虫害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等工作。”张生有告诉记者。有一次,为了安装监测野生动物的红外相机,他爬上海拔4070米的高山,因缺氧眼前一黑,至今回想起来都后怕。
最动人的体验往往出现在最艰险的绝地。2021年3月,一只雪豹误入农户家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实施救助后,给它佩戴了卫星项圈。放归后,根据卫星传回的路线图,张生有带着3名科研人员在崇山峻岭之中跋涉,饿了啃口馍,渴了灌口凉水,他们在雪豹的必经之路布设监测相机,半个月的时间,步行超过100公里。看着相机传回的画面,科研人员掌握了雪豹的生存情况,张生有说:“巡山护林,守护家乡,再苦再累也值得。”
得益于管护员们的倾情守护,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今年5月,一名牧民举报有人偷采柏树枝叶。张生有核实后,第一时间向森林警察反馈,没过多久,偷采者便被绳之以法。“管护员就是‘哨兵’,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哨兵’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张生有说。
现如今,40个管护站统一了设计风格,木质原色的外立面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走进站内,健身房、办公室、宿舍等一应俱全。“站上还给我们配备了摩托车,巡护起来更方便了。”张生有动情地说,“这里的山山水水、生灵草木,我要尽力把它们守护好。”
张玉珍
“看到被救助的野生动物恢复活力,特别有成就感”
金秋时节,走进祁连山深处,圆柏、白桦、云杉染上了金色、黄色、红色,如同调色盘般绚丽多彩。山脚下,坐落着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以下简称“救护站”)。一位个子瘦小、皮肤白净的女生早早在门口等待。她叫张玉珍,是救护站的技术人员。
张玉珍毕业于青海大学动物医学专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她渐渐打消了选择专业时的疑惑,对动物救助生出了由衷的热爱。2021年6月,她主动报考了救护站。人生第一次赶赴祁连山,面对渐趋坎坷的道路,张玉珍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兴奋起来:“这样的地方,该有多少可爱的野生动物呀!”
到了救护站她发现,工作人员清一色的90后,张玉珍1998年出生,是年纪最小的那个。那时,救护站还处于初创阶段,笼舍如何设置、最高承载数量设为多少等都是待解的难题,这支年轻的队伍领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无到有把救护站建起来。
几个年轻人白天待在工地,监督施工质量,晚上回到县城,常常彻夜讨论建设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救护站制定了运行制度,根据过往的野生动物救助数据,确定了最高43只的承载量。2022年7月,一座现代化的救护站在峡谷深处建成,负责野生动物救助,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等活动。
中午,到了救护站里的5只小岩羊的“午餐”时间。张玉珍将牦牛奶倒入锅中煮沸,晾凉后,耐心地灌入5个容量为300毫升的奶瓶。“救护站离县城十几公里远,每3天由专人下去采购一大桶,必须经过煮沸杀菌,喂奶时温度不能太高。”谈及喂养相关的内容,张玉珍如数家珍。院子里,她轻轻抱起一只岩羊,放在膝盖上,岩羊兴奋地咕嘟咕嘟大口喝了起来。
张玉珍告诉记者,救护站的动物是牧民、管护员、森林警察发现后,送来或者告知他们去取回的。
今年7月,有人报警,开车时撞到了一只狍。“狍的前腿骨刺出来了,你们快来。”电话那头的森林警察焦急地说。狍被列入我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张玉珍和同事们不敢耽搁,立即赶往现场。大家忙中有序,除了拍照、向当地警方出具野生动物接收报告、采血化验外,她和同事们还进行了会诊,最终确定给狍截肢。“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通过野化训练,它又能奔跑了。”张玉珍说。
据介绍,自成立以来,救护站已累计救助25种96只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
宿舍里,电暖器传来融融暖意。“这里海拔3034米,电暖器从8月开到来年5月,6月和7月山里下雨时也得开。”张玉珍告诉记者,山里风太大,她平日里最喜欢的羽毛球已经许久没有练过了;有事才下山到县城逛逛,基本远离了城市生活……“日复一日守着这座山,会无聊吗?”记者问。“当然不会,这里每天都有新的挑战,看到被救助的野生动物恢复活力,特别有成就感。”张玉珍爽朗地笑着说。
马娅玲
“把祁连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举头犹有雪山横,俯首绿满祁连川……”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创建)展陈中心,讲解员马娅玲声情并茂的讲解,配合形式多样的展陈,让观众感受到了祁连山地貌的丰富,纷纷点头称赞。马娅玲笑着告诉记者,对她来说,观众对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产生了更深的感触,就是对她最大的认可。
但在5年前,年仅24岁的她初次来到这里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马娅玲的家乡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海拔较低。“到这里后,睡觉成了难题,因为缺氧,头疼得厉害,必须吃药缓解。”马娅玲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皱紧了眉头。
除了身体,全新的工作内容对她来说也是挑战。马娅玲毕业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林系,但是到了单位后被分配从事科普宣教工作。“就拿讲解来说,不仅要确定内容,还要设计叙述方式,让观众产生了解的欲望。”马娅玲曾找同事“诉苦”,同事告诉她:“讲得不够得心应手,是因为沉得还不够深。”
从那时起,一有时间,马娅玲就走进大山深处,寻访管护员,了解巡护一线的故事;与当地牧民聊天,从他们的描述中体会生态变迁的历程;不熟悉地理知识,她就请教专家,还找来关于祁连山的纪录片,前前后后总共看了100多部……渐渐地,她发现,管护员的倾情守护、牧民对生态环境改善从心底生发出的喜悦等等,都令她动容,她也真切地明白了科普宣教的意义。
再讲解时,自然饱含感情。有一次,马娅玲带领祁连县一所小学的学生们参观展陈中心,她给孩子们讲述了油葫芦管护站管护员德康巡护山林、保护环境的故事。恰巧孩子们之中,就有德康的女儿。回家后,女儿在作文中写道:“有了管护员的保护才有了今天的祁连山,才有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我为我的爸爸感到骄傲、自豪。”
孩子的真挚表达,感动了许多人,马娅玲立志“把祁连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她意识到,面对不同的参观者,需要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比如给小朋友讲板块运动、大地褶皱时,孩子们不理解专业名词,我就用捏包子形成褶皱给他们举例。”为了服务好各类观众,马娅玲准备了一份1.5万余字的讲解稿,涵盖了祁连山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知识,就算一刻不停地讲,也得用一个半小时。
“其实,做出坚守祁连山这个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越深入地接触它,就越发感叹它的气势磅礴。我很庆幸在我的青春里,能将祁连山的大美传播给更多人。”截至目前,马娅玲已在展陈中心为研学团队、高校师生等团体讲解1150余场次,接待访客6万余人次。“我希望通过讲解,让更多人了解祁连山,了解国家公园,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这项事业,我会一直做下去。”马娅玲坚定地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6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