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8:49:29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杭州4月11日电 (张斌 陈扬 顾继祥)“在广西,山歌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山歌好比春江水,我们与瑶乡人民之间的情谊也好比春江水‘生生不息,延绵不断’。”日前,在广西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参加“青马向上·山水大化”蹲点式联学联讲活动后,浙江大学“青马向上”宣讲团成员马宁说。
“青马向上·山水大化”蹲点式联学联讲活动开营仪式。徐振皓摄近日,来自浙江大学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师生青年前往大化,开展走访调研,走入壮美瑶山、深入田间地头,在探寻大化振兴的历史脉络中,为当地发展提供青年力量。
大化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极度贫困县。近年来,大化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走上了绿色发展的“共富路”,以焕然一新的面貌续写着乡村振兴征程上的瑶山故事。
浙江大学“青马向上”宣讲团负责人何可介绍说,自2021年起,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设大化瑶族自治县作为第五个支教地,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志愿者,发挥桥梁作用、宣传作用和带动作用,努力促进大化县的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
此次联学联讲活动中,在浙江大学西迁宜山纪念馆和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参与活动的师生青年观摩西迁纪念长廊上的壁画,重温八十多年前的西迁故事,感悟杰出校友生生不息的精神伟力。馆中陈列的课程表和一份份教学记录,诉说着浙大学子于炮火的轰击中依然坚持传承“求是”火种的自强故事;一组组描绘浙大师生与宜山人民和谐共处的相片,展现着双方友好团结的互助精神。
作为今年研究生支教团大化分团团长,高蔚铭已经和小伙伴们在大化生活了近一年。“去年本科毕业之后,我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大化,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浙大与广西的深厚情谊。在大化当地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这里向下扎根、向上成长。”高蔚铭说。
作为民族聚居地,大化瑶族自治县应该如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带着疑问,师生青年走进贡川乡清坡村、贡川乡司法所、龙口村七百弄鸡养殖基地、达吽小镇与将军故里丹桂村等地展开走访调研。
其中,在七百弄鸡养殖基地,师生青年了解到七百弄冰冻鸡已经实现订单农业,打通从农场到餐桌的供应链,成功走出大化、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一条“鸡鸣致富路”走得稳稳当当。当摸着一颗颗热乎的鸡蛋,抱起毛色鲜亮的公鸡,师生青年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七百弄鸡养殖场热腾腾的产业价值与当地村民满满的幸福感。
师生青年参访七百弄养鸡场。徐振皓摄在当地丹桂村举行的结营仪式上,调研成员就“教育/基建是乡村振兴的优先考量”开展引经据典、你来我往的辩论;还就“新时代如何传承‘西迁精神’与‘求是文脉’?”“民族地区怎样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如何依托大化的壮美山水走好‘文旅共富’路?”这三个问题展开了鲜活生动的宣讲。中国建设银行与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联合捐赠价值三千余元的图书,为瑶山学子的求学梦添砖加瓦。
师生青年在达吽小镇与当地民众共舞。徐振皓摄 浙大青年与建行青年们展开辩论。徐振皓摄“很高兴能和浙江大学的师生青年们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为大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共同推动校地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团委书记单超说。
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包大为表示,在实地学习中深化体会、在调查研究中加深感悟,此次蹲点式联学联讲活动是校企地协同发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调研队成员中,有的仍在校学习,有的已在职场初显身手,青年们发挥自身优势,为青年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
“本次活动是高校、银行、地方青年担当作为的生动诠释,希望我们能延续校地情谊,深化校企地三方合作,共同为大化发展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大化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覃丹革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