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2:42:30 来源: sp20241216
12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和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了解甘蔗良种繁育、种植收成、糖产业发展等情况。
冬日,八桂大地,蔗林如海,绿浪连天。
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甘蔗与众多百姓息息相关。一方面,它是我国重要的制糖原料,而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另一方面,甘蔗是大量蔗农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今,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2个榨季位居全国第一位,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中国每3勺糖中,就有约2勺来自广西。
近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蔗农正在砍收甘蔗。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曾经,甘蔗产业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使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市场变化,其综合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千家万户小生产”难以招架“千变万化大市场”,市场一“打喷嚏”,蔗农就会“感冒发烧”。部分蔗农甚至砍掉甘蔗,改种其他作物。
近日,在广西来宾市一糖厂,装满甘蔗的车辆正排队入厂。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如今,广西将转型升级贯穿甘蔗种植、加工、综合利用的全过程,一个日趋完善的产业链和多元的甘蔗产业新业态正在加速形成。
近日,在广西来宾市一家养牛场,工作人员正将甘蔗尾梢加工成饲料。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现在,一根甘蔗的旅途已然“上新”,在经过“三个车间”后,化作人间的“甜蜜”。
种植是“第一车间”。广西2014年启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双高”基地超过500万亩。
许多“双高”基地,每亩能产8吨上下。相比“看天吃饭”的年代,亩产翻了倍。同是一片天地,增量从哪里来?广西来宾市一名种了30年甘蔗的老蔗农打开手机App,指着遍布蔗地的水管给出了答案:“甘蔗饿了渴了,智能操控水肥一体滴灌;遭害虫了,无人机喷药。”
近日,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蔗农正在砍收甘蔗。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制糖是“第二车间”。以往,甘蔗主要用于制成白砂糖、赤砂糖,缺少精深加工。如今,制糖企业已经将食糖向特色糖、功能糖、营养糖等产业链延伸,还不断开发甘蔗水、甘蔗醋、甘蔗酒等深层次产品,打造高端糖品价值链。
综合利用是“第三车间”。榨糖过程中产生的髓渣用于发电,粗蔗渣可进行制浆造纸以及生产可降解餐具,蔗叶和尾梢能制成高品质饲料,滤泥开发为有机肥,废糖蜜拿来生产酵母,废水经过处理后还能灌溉农田……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基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循环产业链的不断丰富延长让“一根甘蔗两头甜”成为现实。
记者:农冠斌
视觉 | 编辑:张爱芳、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广西分社联合出品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