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3:10:17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李金磊)“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以及前期存量政策效果显现,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全年经济走势呈前高、中低、后扬。”
11月5日至11月6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2024国是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11月5日至11月6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2024国是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 记者 李金磊 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
黄汉权指出,9月份以来,供需两侧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10月份一些数据也持续向好。比如,国庆假期出游人数和消费额明显增长,而且自疫情以来首次出现消费额增长高于出游人数增长的现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返50%以上。9月下旬以来股市回暖、楼市带看量和成交量明显增长,也表明社会预期和信心增强。
黄汉权认为,今年经济最大的亮点是以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深空深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黄汉权表示,另一个亮点是出口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充分说明我国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地缘政治冲突发酵、逆全球化、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能够实现这样的出口成绩,实属不易。这背后是“新三样”等新产业新产品的强劲竞争力在发挥作用。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舞台上,这些新产业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2025年,对于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国经济增长潜能,黄汉权表示,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度的政策措施来强信心、稳预期。
黄汉权建议,首先,要按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更有力度,同时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也要协调配合、同向发力,为经济注入更多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活水,让企业和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这是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的关键所在。
其次,要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养等,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还需要通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措施来推动生产力提升和经济发展。
第三,要继续下大力气采取真招实招扩内需。黄汉权指出,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一方面通过产业升级创造新供给带动新需求,另一方通过继续实施“两重”“两新”、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振股市、稳定楼市等政策,多措并举修复居民、企业、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充分挖掘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的投资,进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长率水平靠拢。
黄汉权还表示,结合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明年可聚焦财税体制、地方财力、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民企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力度,以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