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政画报 | 武夷灵芽

发布时间:2024-11-14 16:24:11 来源: sp20241114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央视网《AI时政画报》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鲜活实践,探寻绿色发展赋予美丽中国的诗情画意。

福建南平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二层的走廊上挂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主体是生长在绝壁上的一棵大红袍母树。

2021年3月22日,到福建南平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张照片前驻足回忆道:“这棵树一年采摘八两左右,拿小铜壶装着,视为宝贝。”

作为全国唯一的“茶艺艺术之乡”,武夷山不仅孕育了极为珍贵的“茶中之王”,还打造出一座生机盎然的“茶香之城”。

在福建工作的十七年半时间里,习近平与武夷山结下了深厚的“茶缘”。他把茶业作为精心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亲自倡导、部署和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特派员帮助茶农种出好茶。

上世纪90年代,地处闽北山区的农业大市南平由于农业良种匮乏、农业科技普及率低,农业产值和效益十分低下。

为积极探索“三农”问题的破解之道,1998年11月底,南平市决定选派农技人员直接下乡,期望由农技人员扶持产业发展,带动本地走出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围之路。

次年2月,南平市选派了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这成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雏形,也引起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重视。

在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当地茶园开展了生态种植,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还极大提升了茶农的增收致富能力。

2002年,在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这一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此后多年间,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步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星村镇则被誉为“武夷岩茶第一镇”。

2021年仲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省考察,首站就来到了武夷山。3月22日,总书记到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并同科技特派员、茶农亲切交流。

得益于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推动的科技特派员制度,这座茶园目前已形成“有机肥+绿肥”种植模式,使茶叶亩产量和优质茶产量显著提升,并为福建省生态种植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在金色的油菜花与绿色的茶树间,总书记叮嘱大家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并要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袅袅茶香,一头连着文脉,一头连着民生。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正是推动茶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

如今,在科技特派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茶农开始尝试全新的生态种植模式。福建省生态茶园示范点的面积也因此逐渐增多、连点成片,辐射茶叶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茶产业也成为武夷山市当之无愧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数据显示,武夷山市约有一半以上人口从事茶产业,全市注册茶叶类经营主体超过2.11万家,2023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人民币,农民人均收入的近五成都来自茶叶。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正如总书记所说:“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刘禛

编 辑丨鲁杨

技 术丨毛永丰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宋春燕 梁雅琴 娄郝 毛长志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