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2:33:43 来源: sp20241228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操秀英)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这是12月28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得出的最新结论。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持续发布,已成为客观评价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权威性指数。《报告》显示,2020—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年均增幅超过4个点,与美国同处世界主要国家最高水平,虽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但整体实现平稳增长。
《报告》分析,三年间,中国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龙头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但另一方面,制造业稳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创新效能、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走好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期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重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16个重点领域、29个优先发展方向的主要进展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该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我国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电装备、输配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纺织、家用电器8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到2030年,航天装备、飞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食品、仪器仪表等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