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网络全覆盖 优质服务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4-07-12 21:14:54 来源: sp20240712

  代表委员热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新成效新亮点

  便捷网络全覆盖 优质服务暖民心

  □ 本报记者 张昊 阮占江

  今年春节前夕,安徽多地群众陆续收到诚意满满、干货十足的“法治礼包”,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普法手册、实用的法律援助维权清单、身边的法律服务站点地图,每一件都回应百姓关切,每一样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春节假期,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春节“不打烊”;黑龙江省司法厅推出春节假期公证值班受理、上门服务等;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法律服务超市”一线窗口全员在岗,法律服务运行顺畅。

  ……

  这些场景都是近年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成果的缩影。

  2023年,司法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围绕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需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出台一系列公共法律服务举措。

  “群众享有的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日益提升。”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采访多位关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对建设成果充分肯定。同时,他们期待,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全面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减证便民 服务贴心

  天津市公证机构落实司法部“一次性告知”“首问必尽答、服务全流程”等便民措施的要求,在证明事项和流程上做“减法”、在多元服务上做“加法”。

  山东省公证机构通过多方合作开展“继承公证+公积金提取”“公证+不动产登记联办”便民服务;探索公证参与房产“带押过户”交易模式,保证各方资金和交易安全,还为当事人节约交易成本和交易时间。

  ……

  2023年,记者在北京、天津、山东等地9家公证处办证业务一线了解到,近年来公证机构为群众解难题创新开展多项贴心服务。

  2023年6月,司法部加大减证便民力度,向社会公布规范33类81项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删减不必要证明材料116项。全面梳理地方出台的公证证明材料清单,能减尽减;对公证机构能够通过主动核查或者通过政务信息共享方式获取的证明材料,不再让当事人提供;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公证事项中涉及的一些辅助性证明材料,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原件。

  去年,司法部还遴选295家公证机构与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极大破解了申请人不便回国又急需办理公证的难题。2023年,公证机构共办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业务560余件。

  “曾经的‘怎么办’已实现了‘精简办’‘一次办’‘跨洋办’‘暖心办’。”全国人大代表、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灿关注到公证机构办理业务的变化。

  在陈灿看来,司法部综合运用规范证明材料清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认证联办等服务手段,大大减轻群众办证负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公证服务不但注重品质提升,也更加注重均衡配置,共享发展成果。

  司法部持续开展“公证进乡村”活动,截至2023年6月,全国公证机构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设立公证咨询联络点12万余个;通过视频公证、巡回办证、定期办证等为农村群众提供“就近办”公证服务46万余件。

  司法部指导各地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单亲困难母亲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按规定减免公证费用。2023年,全国公证机构为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2.1万余件,办理公益法律服务43万余件,为服务“三农”办理减免收费公证2.9万余件。

  “减证便民是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