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习近平为何说要种苗圃,而不做盆景?

发布时间:2024-11-19 07:00:35 来源: sp20241119

  中新网7月16日电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5月23日,泉城济南,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谈改革之道。

  早在2012年12月,习近平就鲜明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什么、不改什么,改哪里、如何改,做“改革的清醒者”至为关键。

  破与立,是事物变革创新的一对辩证关系。

  “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关于破与立,习近平点明要旨。

  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

  “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兼顾的是当前与长远,为的是避免“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纲举目张,点面结合。

  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习近平的期许就是做到可复制可推广,而不是政策洼地,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

  首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余年来,上海自贸区立足实践探索,有力服务了全国改革开放大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未来的中国改革,需要在点与面有机结合中,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改革既要绘制好蓝图,更要抓好施工落实。

  2004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诵读了自撰的四副春联。

  其中,第三副春联的上联是“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下联是“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讲的就是落实。

  在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没有审议具体改革方案,而是专门听取了10项改革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在会上一连说了3个“抓”:“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到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先后成立;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到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茬接着一茬干”,蓝图正变为“施工图”“实景图”。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破与立、点与面、谋与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这既是中国改革的认识论,也是方法论。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程姝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