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大课间,如何玩出花样?

发布时间:2024-11-01 10:11:53 来源: sp20241101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但实际上,让孩子“玩转课间”并不简单。如何利用好30分钟大课间,安排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玩起来?本报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民革党员厉彦虎,爱哲安民未来学校校长马志娟,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思考。

  “办法总比困难多,把孩子放在心尖才能‘玩转’课间”

  “校园的东墙边,乒乓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操场的西墙边,同学们在丢沙包,玩得很起劲儿……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中的一篇课文,描述了课间10分钟的场景。

  而现实生活中,这个短暂的活动时间有时会因为教师拖堂、学生上厕所、整理课本被压缩,如果操场离得远,学生就来不及去。今年全国两会,消失的课间10分钟成为热议话题。厉彦虎在《关于适当延长中小学课间的建议》的提案中,呼吁“延长课间10分钟”,引发广泛讨论。其中,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课间时间延长后,具体安排什么活动,以及如何规避踩踏等安全风险。

  厉彦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只要让孩子们在户外的自然光线下玩起来,不管玩什么,都对改善视力、体态、心理健康大有帮助。至于安全问题,学生们可以尝试‘错峰出行’,当课间延长后,孩子们每天都有多个大课间,不一定集中在一个课间外出。比如这个课间在教室里做操,下个课间再到外面锻炼,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和踩踏事故。”

  “办法总比困难多,把孩子放在心尖才能‘玩转’课间”,厉彦虎说,“不能因为怕磕碰而因噎废食,让孩子不受挫折,不受磨难,不受体育的历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磨难教育、成长教育,孩子可以在体育的无言竞争中逐渐铸就强大人格。”

  据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前期调查数据,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厉彦虎表示,“多数孩子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青少年视力问题与颈椎变形相关联,近视防控操、90秒青少年脊柱课间牵拉操等练习,对颈椎和视力的保护都有好处。”

  “把健康理念融入学校教学的每个环节,是我多年努力的方向”,厉彦虎说,“让孩子们真正走出教室,跑起来、跳起来,快乐地游戏,健康成长,需要更多智慧,也需要各有关部门协同发力。”

  扔飞盘、赶羊跑...这些学校的大课间好精彩

  夹包、赶羊跑、拉棍、武术操……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30分钟的大课间正逐渐成为学生参与民族特色体育活动的“黄金时间”。

  操场上,学生们跑位、抢断,腾空跳起夹起小彩包,隔网双方不断阻拦、进攻;一些学生手持彩色木棍,化身“赶羊人”,你追我赶;还有的学生席地而坐,两腿伸直,脚掌相对,用力将横向握住的木棍拉向己方……“夹包”原本是流传于北京汉、满、回等民族之间的儿童游戏,“赶羊跑”由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卯球”发展而来,拉棍则是古老的二人民间体育游戏。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体育教师刘芳称,这些趣味游戏经过改良后,成为学生们的体育活动项目。

  “学校会结合校园运动环境、学生特点以及器材的安全规划,酌情改良民族传统项目,将适合学生们使用的器材带到体育活动中。”刘芳称。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校长郭锋介绍,该校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5个民族的学生,“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标北京市体育考试的各项技术和素质考核要求,将18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日常体育教学。”

  “快!接着!”4月16日上午10点,在北京市爱哲安民未来学校(以下简称“爱哲学校”)操场的中央,一场飞盘比赛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操场的两侧是热情的啦啦队,远处有的学生在扔沙包、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玩单杠……每个区域,都站着一位老师,一边参与、一边监督,为学生的“快乐课间”上“保险”。

4月16日上午10点,爱哲学校在操场举行飞盘比赛。受访者供图。

  “灵活”是爱哲学校校长马志娟为大课间总结的关键词,“学校每个月会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这个活动会成为操场的焦点,带动大课间的运动氛围。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相应区域活动”。由于学校场地和设施有限,活动区域的划分也需要高度灵活。例如,4月正值“飞盘月”,操场的中间区域由3月的“足球区”调整为“飞盘区”,两侧跑道则划分为“跳绳区”、“沙包区”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增设活动种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间玩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3月开春,适合越野;9月入秋微凉,可以试试跳绳一类的有氧运动。”为了给学生更好的课间体验,每个月,马志娟都会带着学校老师们进行一场“头脑风暴”,根据节气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为了鼓励学生出门运动,学校组织“坚持21天长跑打卡抽盲盒”活动,“第一周跑5圈,第二周跑6圈,以此类推。每完成一次打卡可获得一张贴纸,攒够21张可获得抽盲盒的机会。”到了风和日丽的春季,爱哲学校的大课间又从操场“搬”到了附近的公园,学生们伴着花香肆意奔跑……马志娟认为,学校组织体育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新课间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天性、收获快乐。(完)

  (《中国新闻》报作者罗鲁峤报道)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