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慧娟:用文学的力量去感染更多人

发布时间:2024-11-09 17:46:24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上官云)“我们可以用文学的方式,深刻地阐述乡村振兴的意义和目的,展示乡村振兴中的故事和变化,用文学的力量去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提及写作相关话题,作家马慧娟日前给出了上述回答。

  在国内文学界,马慧娟的知名度并不低。据介绍,2000年,马慧娟一家从家乡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到红寺堡后,马慧娟一边务农一边打工,期间一直没停下读书和写作。

  马慧娟作品《飞起来的村庄》。大象出版社出版

  从开始写作以来,她创作了不少散文、随笔作品,还出版过散文集《希望长在泥土里》。作为一名扎根泥土的作家,马慧娟的作品大都基于故乡。在她看来,原生地之于写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慧娟是乡村生活的观察者,更是生态移民的亲历者,亲身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这一历程,使她获得深层次的认知和情感力量,鲜活生动地书写了当下祖国西部村庄的山乡巨变。

  比如,在最近出版的新作《飞起来的村庄》中,马慧娟以自身真实经历为背景进行创作,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讲述了红寺堡区的今昔变化,以阿里、尔萨等老虎沟孩子们的群像构建故事,以小切口展现出西部村庄在乡村振兴的劲风中,焕发出的人性之美和时代力量。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飞起来的村庄》研讨会上,很多评论家、作家也从文笔、构思等不同角度,剖析了这部作品的价值和创作意义。

  作者、专家研讨马慧娟新作的创作价值。大象出版社供图

  作家高洪波表示,由于作者马慧娟深厚的生活积淀,让西北农村诸多原生态的劳动与生活场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在小说中艺术地呈现,让读者阅读时得到了极大地感动与教益,这是地道的平民叙事与乡村写照。

  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海飞同样认为,这是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儿童生活开始写,对儿童本真生活的表达非常清晰,真实感很强,作者落笔很新鲜,语言非常生动。

  “独特”,则是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李潘给出的评价。在李潘看来,《飞起来的村庄》是新鲜的、是有趣的。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这本书其实是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们从中看到广袤的田野,看到农人的四季,看到那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欢笑和希望。

  提及此次创作,马慧娟认为,文学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独特意义。她也希望,用文学的力量去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完)

【编辑: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