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潘朝阳:我们该如何为郑成功的复台功业正名?

发布时间:2024-11-15 01:57:56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社 北京8月30日电 题:我们该如何为郑成功的复台功业正名?

  ——专访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荣退教授、中华奉元学会(奉元书院)理事长潘朝阳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2024年适逢郑成功诞辰400周年。1661至1662年,郑成功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数百年来,他一直作为民族英雄被两岸同胞传颂。

  当岛内大肆推行“台独史观”,郑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开始“变味”。他成为一些人口中的“外来者”,甚至“殖民者”。值此诞辰纪念,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荣退教授、中华奉元学会(奉元书院)理事长潘朝阳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梳理“开台圣王”郑成功生平,为其拒止殖民侵略、保全领土完整的复台功业正名。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台湾同胞百年来尊奉郑成功,为什么会封他“开台圣王”的名号?

  潘朝阳:郑成功于1661年领军来台,对占领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展开反击。1662年初,荷人投降并离开台湾。郑成功收复了中国先民早已垦居且属于中国辖地的台湾。台湾民众感念其功德,尊奉其为“开台圣王”。

8月24日,游客参观台南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间,奉祀郑成功及其部将。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当天有台湾民间团体在此举办祭典。  中新社 记者 陈小愿 摄

  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两岸深厚的历史联系,大量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的最早记述。隋朝政府曾三次派兵到时称“流求”的台湾。宋元及以后,中国历代中央王朝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明朝以来,更多闽南、粤东百姓出海并与台湾居民展开贸易。再后来,清朝逐步在台扩增行政机构,设立隶属福建省管辖的台湾府,后又改设台湾为行省,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第20个行省。

  在不短的历史时期,大陆居民渐次入台垦辟、定居,建起聚落。其中有一规模甚大的航海商贸集团,由颜思齐和郑芝龙相继统领,于台湾云嘉地区开展海上商贸、军战及陆上农耕垦辟。这是郑成功复台功业的历史先声。

  今天岛内的“去中国化”教育及宣传中声称,“郑成功入台驱荷,中国人才开始进入台湾,在此之前,台湾是荷兰入主的东亚航运路上的大岛”。这样的说词显然是刻意扭曲“开台”之意。

  “开台圣王”的“开台”,并不是指大陆人作为“外来者”抵达台湾,也不是指郑成功“殖民台湾”,而是说国家的行政体系、文明体系又在台湾复原,是对中国历朝历代对台湾的拥有和管治的继承、恢复和延续、光大。“开台圣王”尊崇地位的本质在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奉明正朔”,有结构、有组织地在台开展国家统一和社会治理工作。跟随“开台圣王”而来的,是一整套包括行政、官吏、军队、儒士及工商农渔等在内的完整社会机制,也是国家文明体系在台湾的光大和发展。明郑随后在台设府立县,推展汉式农耕,发展海上贸易,鼓励移民开垦,推行儒学。

   中新社 记者:可否进一步阐释,国家文明体系是如何在台湾光大的?

  潘朝阳:郑成功击败荷兰侵略者后不久便去世了,但他对台湾建设的功绩是有迹可循的。其最大贡献是将台湾建设成为一个礼乐之土。

2022年10月,由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开辟荆榛 复我宝岛”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主题文化展在福州举行。   中新社 记者 吕明 摄

  郑成功及其后人、儒臣皆在台施行了孔子春秋精神的儒家德教。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提到,追随郑成功东渡台湾并在台生活、从事文教志业的人,“未有名闻者其数不下数百”。经过这一群推展地方儒学的儒士努力,台湾很快就成为孔孟道统、礼乐文教兴盛的中国地方。

  郑成功的一位大臣名叫陈永华,是漳浦儒士。他在今天的台南建立起台湾第一座文庙和太学。台湾人从此更重视培养自己的儒士,尊崇儒家伦理、忠孝节义的台湾政治社会也就此推进、展开。

   中新社 记者:郑成功收复台湾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贡献在何处?

  潘朝阳:总结来说,郑成功拒止了帝国主义的侵台而保全了中国的东南屏藩。

  具体而言,明朝是中国人航海贸易发达的时代,同时也是欧洲人海上商业资本、殖民主义逐渐向东亚扩张的时代,东亚也就此成为殖民帝国的商贸、侵略地区。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台湾正好位于大陆和大洋的交绥点,也是东北亚和东南亚互通交流的必经之地,加上岛上的自然资源丰富,正是商贸帝国主义觊觎的地方。

  除荷兰外,西班牙、葡萄牙都曾尝试入占台湾并对其进行殖民统治,甚至彼时的日本也已对台湾垂涎不已。风起云涌之际,如果不是郑成功,台湾很可能将长期沦陷为海上霸权的殖民地,中国东南海陆也将出现大缺口,国防战略区位上则会形成脆弱的罩门。对照甲午战败,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通过历史鉴照,才能真正明白郑成功复台对于维护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的贡献。

   中新社 记者:纪念郑成功对于今天的两岸关系有何价值和意义?

  潘朝阳:民进党当局实际也在“纪念”郑成功,但是变了味。他们要么将其视作所谓“在台独立政权”的代表人物,要么把郑成功看作一位“入台”或“来台”的“外来者”形象。不管哪种视角,他们都在企图利用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割裂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历史联系,抹杀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以帮助其进一步建构所谓“台独史观”。

2016年12月,郑成功祖地福建南安石井郑成功庙的“护国天尊延平王”神驾抵达台湾开始巡游会香,首站驻驾台南郑成功祖庙。图为工作人员为神驾系上宝剑。  中新社 记者 刘贤 摄

  据我了解,大陆纪念郑成功诞辰及复台的新闻消息在台湾是被压抑的。我分析,其原因在于,民进党当局不遗余力地“去中国化”,而宣扬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业对于“台独史观”的推行来说是一道致命伤。

  此外,民进党当局今年大肆举办各种活动,纪念所谓“台南400年”,也就是在郑成功出生的这一年,荷兰人侵占了台湾并在今天的台南建城。当局此举是在“肯定”及“歌颂”荷兰人在台进行的殖民事业,所谓“纪念”其发端,为的也是彻底截断台湾的中国脐带,以台湾的被殖民历史为荣。

  提到台湾历史,不能不提郑成功。让青年一代真正地认识郑成功,将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台湾。“台独”欲手执荷夷之刀“弑杀”郑成功,身为中华民族的台湾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绝不可容忍。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也追怀郑成功复台362周年,两岸中华民族必须共同努力来推动融合发展并促进和平统一。(完)

  受访者简介:

  潘朝阳,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荣退教授、台湾中华奉元学会(奉元书院)理事长、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主任、东亚学系创系主任等,著有《明清台湾儒学论》《时代忧患与国族思维》《儒家台湾》《甲辰儒学论集》等。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