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有机生命躯体”的内在规律(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24-11-05 23:15:46 来源: sp20241105

  “微笑精灵”江豚又回来了!前不久江苏南京市开展“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200多名市民作为“江豚同步调查员”,用相机定格下“微笑精灵”一次次嬉戏、腾跃的身影。监测数据显示,11月7日至14日期间,长江江苏段共观测记录到长江江豚86头次,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岸在变绿,水在变清,一度成为濒危物种的“微笑精灵”江豚如今频频露脸,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嬗变的背后,有“十年禁渔”的久久为功,更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勇毅笃行。正所谓,认识决定眼界,理念决定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强调“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为我们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论、科学的方法论。新时代以来,始终把自然生态系统当做“有机生命躯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变化振奋人心、成就举世瞩目。

  “有机生命躯体”,说的就是自然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中这段话体现出中国古人对这一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几千年来,我国先民很早就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道理,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马克思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恩格斯说“自然界的所有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联系中”。由此观之,将自然生态系统视为“有机生命躯体”,既是传承千年的智慧,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自然生态观的创新发展。

  正如人体通过代谢进行能量转换、依靠免疫系统抵抗病毒,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生命躯体”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关键要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新时代以来,码头、砂厂、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破解“化工围江”,长江大保护护航“一江碧水向东流”;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首批国家公园设立,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呵护“万类霜天竞自由”;持之以恒植树造林种草,绿色版图不断延伸,重点治理区从“沙进人退”走向“绿进沙退”……实践告诉我们,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就能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进一步看,自然生态系统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肌体健康,必须把握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生命躯体”的内在规律,更加注重治理的系统性、协同性、有效性。内蒙古乌梁素海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就是有力证明。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遵循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理念,深刻认识到问题表现在湖里、根子在岸上,治沙造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等多管齐下,成效明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把握自然规律,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做好各项工作,“把握规律性”都是一个重要要求。把握“有机生命躯体”的内在规律如此,我们看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亦当如此。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7日 04 版)

(责编:牛镛、曲源)